• 150阅读
  • 0回复

提前九年超额一倍实现农业纲要指标 广东粮食亩产一千六百斤 三千多万亩晚稻特大丰收比去年增产二点六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1
第1版()
专栏:

提前九年超额一倍实现农业纲要指标
广东粮食亩产一千六百斤
三千多万亩晚稻特大丰收比去年增产二点六倍
据新华社广东20日电 我国晚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广东省获得特大丰收,全省三千四百万亩晚稻亩产一千一百斤。全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六百五十多斤,提前九年、超额一倍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所规定的指标。
广东全省三千四百万亩晚稻,目前已收割二千二百多万亩,根据收割实绩和未收部分的估计,以平均亩产量可达一千一百斤计,比去年的三百斤增产二点六倍多。全省九百万亩秋薯,预计总产量(折稻谷)可达一百五十七亿斤。加上早造产量一百七十二亿斤,全年共产粮食七百零三亿斤(其中稻谷占70%),比去年的二百四十五亿斤增产一点八倍多。全省按人口平均每人有粮一千八百二十多斤,其中稻谷占一千二百七十多斤。至此,解放后九年来,广东省全党全民全力以赴的粮食问题已经解决。
粮食大面积高产,特别是晚稻大面积高产,是广东省今年大丰收的一个主要特点。全省七个专区,晚稻平均亩产都在千斤以上。在全省一百一十七个县市中,晚稻亩产千斤以上的达六十一个县市;其中亩产二千斤以上的有七个县。五千斤以上的晚稻丰产片和万斤以上的丰产田到处都有。加上早稻,全年水稻亩产千斤以上的有九十七个县市,其中亩产二千斤至三千斤的有十九个县。晚稻大丰收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原来的高产地区有大幅度的增产,而且许多低产地区都翻了身,一跃而跻于前列。如高要专区已收割的二百二十万亩晚稻,平均亩产达到一千六百多斤,较去年的二百六十五斤增产五倍。
过去几年,广东一直是我国粮食增产速度较快的省份之一。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今年早稻(包括春收)也增产了六十七亿斤,增产近七成。但是,由于全国多数地区早造增产数以倍计,广东的成绩就显得不够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广东省领导部门在上半年对全国粮食生产形势估计不足和广东党内存在着某种骄气的缘故。省委当时充分运用了这个情况,号召全党全民认清形势,去掉骄气,下定决心,大抓晚稻,重新夺回粮食生产的上游地位。广东省各级领导机关曾经数度修改了粮食增产指标,并在全省开展了一个双千斤县、三千斤乡、四千斤社、五千斤队和万斤亩的大面积丰产运动。
广东省提出大搞晚稻丰产运动的时候,晚稻的备耕工作已经结束,夏种已经开始。时间已是十分紧迫,这就给晚稻丰产运动带来了困难。但是,省委认为必须前进。先天不足,后天可以补救。强调人定胜天,后天决胜。因此,狠狠地抓住了密植和管理(其中主要的一环是追肥)带动其他措施,一起跟上。全省各地按照省委提出的每亩六十万穗,每穗八十粒的要求,在晚造前期猛攻穗粒关;在夏种中大抓密植。接着又开展“保穗攻粒”运动,猛攻粒数关,争取穗大粒多,粒粒精壮。经过一百多天的苦战,终于夺得了空前的大丰收。晚稻的大丰收证明:发动群众,全面贯彻水、肥、土、种、密、保(除治病虫害)、工(工具改良)、管(田间管理)的“八字宪法”,是获得农业大面积高额丰产的唯一方法。广东晚稻仅仅比较突出地抓了密和管两环,就能亩产一千一百斤,如果“八字宪法”全面贯彻,一造亩产几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晚稻生产的胜利又是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今年夏种以来,全省的县、乡、社,几乎无例外地都互相挂上了钩,参加了高产竞赛运动。在运动中,充分使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的形式,四、五亿张大字报发挥了强大威力,猛烈地批驳了各种右倾保守思想、“人种天收”和“过时论”“定局论”等悲观论调,在农业生产中实行“不断革命”的思想,因而在生产和思想两个方面都获得了特大的丰收。(附图片)
广东新丰县红旗人民公社社员在翻晒丰收稻谷
新华社记者 王南摄
广东潮安县金石人民公社抢割大丰收晚稻。宣传队员在田头演唱“庆丰收”
  新华社记者 郭伟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