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8阅读
  • 0回复

永远需要单纯的脑力劳动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1
第7版()
专栏:

关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问题的讨论
编者按:“做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口号,在许多大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引起许多争论。有一些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永远需要的,单纯的脑力劳动是永远不能废除的;有人认为体力劳动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将消失,所以现在大学生做体力劳动是没有意义的;有人认为有许多业务知识与体力劳动无关,而体力劳动者也并不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如此等等。这个讨论直接关系着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贯彻,也影响着对于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界线的努力。因此我们认为有展开讨论的必要。现在把清华大学魏高同学的意见刊出,供大家讨论。
永远需要单纯的脑力劳动者
魏高
应该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平凡劳动者,不一定培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普通劳动者
党号召我们自觉地进行思想革命,过好共产主义关,现在我把对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的一些看法谈出来和大家讨论。我认为:我们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平凡劳动者,但不一定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普通劳动者,具体的说,应该是有以下几个条件:
在政治思想方面,要大公无私,为社会劳动不计报酬,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能体会贯彻党的政策,具有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
在业务知识上,具有与本专业有关的业务知识,这里有主次之分,对一个理论工作者主要是理论及必要的一些实际知识,至于具体的生产或研究方面,只需要一定的组织能力及思想工作的能力就行了。理由如下: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为了发挥人们的更大作用,仍应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会消灭分工,单纯的脑力劳动仍然存在,那时推动社会前进的还是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但是,为了能使物质生产更好的进行,就必须有与这些相配合的其他劳动,比如财政、运输及一些脑力劳动。这几方面要很好的配合,缺一不可,为了发挥人们更大的作用,仍应该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不必参加体力劳动,过多的体力劳动会妨碍他的脑力的发展。如电影“天职”中的小孩,如果叫他多参加体力劳动,他就不可能很快地弹好钢琴。同样,直接从事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也没有必要掌握太多的理论。另一方面,共产主义社会仍然会有天才,没有必要叫天才去做他不擅长的工作,否则就埋没了天才。也许有人说,到共产主义时天才很普遍,但是我们认为天才中间还会有拔尖的天才。
造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不平等的原因是阶级,而不是其本身
现在人们认为脑力、体力劳动的分工不合理,我们却觉得这种看法是轻视体力劳动的资产阶级思想引起的。这种分工是友谊的协作,是相互的配合,以达到最合理的利用人力,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物质及政治待遇上也是完全平等。既然体力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对社会有好处,那么人们也不会因为从事一种劳动而感到痛苦。
造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平等的原因是阶级,而不是其本身。因为资产阶级统治者为了统治,利用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同,制造了不平等。到共产主义社会,知识是大家的,加上政治思想的提高,因此就不会出现不平等。
人们会说,将来脑力劳动者靠体力劳动者供给物质资料,这显然是不平等。但我认为,这是因为大家做的都是社会必要的劳动。应当看到如果缺少了理论,生产能力就会降低。
还有人会说,那末大家都要从事单纯的脑力劳动怎么办呢?我们觉得过去人们想作脑力劳动,是因为脑力劳动者有特权,到共产主义,这些都没有了,那时人们想的是我为人人,而不是为了个人,因此谁从事哪一种工作就不难分配了。
关于培养方法,我们主张密切结合专业的半工半读。我们认为现在的半工半读制度对学理论物理的人说来,只能使思想得到锻炼,而不能使业务有所提高。因为它不能完全结合专业,所以它不是最完善的培养方法。
我们参加过的劳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适合于业务培养,只作为使用的劳动,如:①盖房子、拉大车、修路等。②过多重复性的工作,像多次的重复测试、焊接等等。③过细的分工。另外一种是密切结合专业,对业务培养有利的劳动。
至于安装等工作,只要了解一下其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了,因为我们的专业是原子能,而不是焊接。总之,我们认为现在的半工半读比以前是好了,政治思想方面是提高了,但业务上提高得不多,我们认为结合专业的以培养而不是以使用为目的的半工半读,在政治方面可以同样提高,而业务方面的提高比现在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