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集体养鸡鸡肥蛋多 行唐口头镇建立起万鸡山 北京东郊农场试养笼育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2
第2版()
专栏:

集体养鸡鸡肥蛋多
行唐口头镇建立起万鸡山
北京东郊农场试养笼育鸡
本报讯 河北省行唐县口头镇实行集体养鸡,获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7月底全镇已建成了六个“万鸡山”,养鸡总数已经达到十四万六千只,全镇每人平均养五点六只,比去年底全镇养鸡数量增加了七倍。
口头镇党委开始提出大量发展养鸡的号召以后,不少群众思想是有顾虑的。认为养鸡会糟踏菜园、践踏庄稼。口头供销社提出要在鳌鱼山上修建养鸡场。有的群众不相信说:“鳌鱼山是荒山,经常有野兽出没,怎能大量养鸡?”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深入宣传动员,向群众分析了山上集体饲养的有利条件与好处以后,供销社首先建成了一个“万鸡山”,这样才打破了荒山不能养鸡的迷信,提高了群众集体养鸡的信心。紧跟着附近的鸡皮寨、蔡庄、神树等农业社也迅速建立了“万鸡山”,目前这一带上山集体养鸡已成风气,养鸡数量正不断迅速上升。
为了预防鸡瘟,饲养人员还创造了“一足”“二隔离”“三勤”“四保持”“五干净”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的经验。“一足”即饲料营养足;“二隔离”即有病和无病的分开,大鸡和小鸡分开;“三勤”即勤除粪便,勤换水,勤翻运动场;“四保持”即保持阳光充足,保持鸡舍干燥,保持饮水清洁,保持饲料新鲜;“五干净”即鸡舍地干净,鸡窝鸡架干净,鸡食槽干净,饮水器干净,使用工具干净。
又讯 北京市东郊农场职工学习苏联用“笼育”方法养鸡,现在已经试养成功。从今年3月开始养鸡,目前已经发展到两万多只,并且有一部分鸡开始生蛋。“笼育鸡”试养的成功为我国大量发展集体养鸡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笼育鸡”是根据鸡的生长情况,把雏鸡和肉蛋兼用的成鸡放笼内饲养。饲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雏鸡笼育阶段。把雏鸡放在长八十公分,宽五十公分,高三十公分的竹笼或木笼内饲养。每笼平均容纳二十四只。笼底为网状,以便雏鸡的粪便随时漏下。鸡笼的一侧有若干个可以伸出鸡头的方格,笼外放饲料槽,使鸡伸出头吃食。育雏阶段为六十天。第二阶段是放牧饲养阶段,只要饲养正常,放牧结束即可产蛋。到第三个阶段,这些鸡就长成为成鸡了。每只成鸡一年可产蛋一百八十个,当鸡停蛋换毛季节,就可以作为肉鸡出售。
“笼育鸡”的好处很多:可以常年孵化,常年饲养,更加便于有计划地解决禽、蛋供应问题;可以大大提高鸡舍利用率,提高饲养员的管理定额;可以降低雏鸡发病率和避免践踏庄稼,啄食幼苗。(附图片)
(苗地插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