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加强麦田管理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2
第3版()
专栏:社论

加强麦田管理工作
全国小麦、油菜等作物的播种工作,除南方一部分地区以外已基本结束。抓紧田间管理,特别是麦田管理,成了当前农事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课题。我们知道,今年各地争取夏季大丰收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加强田间管理。今年的夏收作物本来是先天不足的,因为加强了后期管理,就获得了比1957年增产百分之几十、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二百的跃进;如果加强早期管理,增产还会更高。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1959年农业方面的任务,应当比1958年有一个更大的跃进”。这就是说,明年农业的发展,应当在今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再来一个飞跃。而明年夏收作物,特别是小麦生产的更大跃进,对保证明年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今年秋播(包括冬种)粮食面积约五亿亩,其中冬小麦有三亿七千多万亩。如果争取每亩产麦一千斤,夏收作物的总产量就达五千亿斤,大大超过1957年全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今年全年粮食产量的半数以上。这对于完成明年全年的粮食生产更大跃进的任务,当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数字。夏收作物特别是小麦的大跃进,对于秋季作物还有很大促进作用。今年夏季大丰收,特别是亩产几千斤的小麦卫星田的出现,使各地在夏秋生产中掀起了“早稻赶小麦”,“晚稻赶早稻”的跃进高潮,这样,秋季作物也得到空前的丰产。
那么,明年的小麦以及其他夏收作物的更大跃进可不可能呢?完全可能,这不仅因为今年播种质量比去年好得多,而且因为小麦增产还有很大潜力。今年夏季大丰收和小麦高产卫星的出现,一方面证明了小麦不是低产作物,小麦产量还可以大大提高;另一面,小麦虽然出现不少高产卫星,但与其他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起来,还是落后的。就全国来说,小麦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还不到水稻亩产量的三分之一,仅及玉米亩产量的二分之一强,比起谷子、高粱的亩产量也低百分之三、四十。可见小麦产量还需要跃进,也可能有更大的跃进。要使需要与可能变成现实,关键就在于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地加强麦田管理。就像母亲保护自己孩子一样,从下种一直保护到它成熟。田间管理愈是勤快,愈是细致,产量就会愈高。你给它多少劳动,它就给你多少粮食。
做好麦田早期管理工作的首要关键,就是追肥和浇水。做好这两项工作,土壤中的水分充足,养分丰富,小麦的分蘖就可增多。根据农业科学部门对小麦施追苗肥的试验观察,冬季施追苗肥的,每株分蘖二点四五个,不施苗肥的每株分蘖一点六九个。小麦增产的程度和穗数关系很大,而穗数多少又决定于有效分蘖的多少。河北安国县在辩论加强麦田早期管理问题的时候,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及早对麦田进行加工管理,以每亩增加有效分蘖十万株计算,就可以增产麦子四百斤。今年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情况,少数地区由于深耕密植以后,肥料配合不上,麦苗已有发黄现象,因此,加强田间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冬灌有蓄水保温的作用。凡是有条件的地区,都应当在上冻以前浇一次封冻水。据陕西省武功、兴平等地的群众历年来所做的冬灌试验结果:早冬灌比晚冬灌的麦苗分蘖多,根多根深,生长健壮,每亩产量平均高出16%到20%。浇灌后要适时进行锄麦、压麦、耱,这样,既能防止发生板结裂缝现象,又能保墒、防寒、保苗。
为了坚决把三类苗消灭在幼苗阶段,也必须做好早期管理工作。做到寸土不让,棵苗必争,保证株株健壮,块块整齐,增加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对于生长不好的麦苗,应当边施肥,边浇水,促进弱赶强,晚赶早,把三类苗坚决消灭在幼苗阶段,力争变一二类田为丰产田,变丰产田为高产田。有地下害虫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除治,为争取更大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好大面积高产卫星田是各地麦田管理的重点。保证小麦总播种面积内有10%以上的亩产三千斤、五千斤到一万斤的大面积的卫星田,这是明年生产更大跃进的一个根本关键。当然,既要保证管好10%以上的高产卫星田,其余80%以上的一般田也要管好,把高额丰产和全面丰产结合起来。根据今年夏季作物大丰收的经验,要保证明年夏季作物有一个飞跃的发展,就需要继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虽然今年夏季作物大丰收的事实已经驳倒了“小麦低产论”等一切悲观论调,但是对于争取全国小麦平均亩产一千斤和10%以上的耕地亩产三千斤到一万斤的指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信心很足的,其中还有些人对此表示怀疑,还有些人甚至表示反对。他们说:这是吹牛!这是梦想!也有人承认这些指标可能达到,但认为花的功本太大,不合算。对于这些思想,我们还必须进行批判。只有这样,明年的小麦增产指标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注意去加强今冬的麦田管理工作。
在许多农民中,还有这样一种习惯,对麦田早期管理工作不大注意。他们对于麦田早期管理特别是冬季追肥、浇水,不大想得通。他们说:“种了八百辈子的地,也没听说麦子在冬天就要追肥、浇水。”这样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事实,来说明加强麦田早期管理的好处。
目前秋收工作尚未全部结束,农田水利建设已经开始,再加上一项麦田早期管理工作,劳动力是很紧张的。因此,对劳动力必须作全面安排;否则,就会挤掉麦田管理工作。河北省安国县在秋种结束后,马上做出管理小麦高产卫星田和一般田的规划,把所有麦田进行一次分类排队,根据各种情况组织专业队负责管理,并围绕保证苗全苗壮为中心,开展如何做好麦田管理的鸣放辩论,批判了老一套的做法。在管理措施上,大抓施追苗肥、保证全苗,浇保苗水(冬前浇一次封冻水),施冬肥(腊月施肥),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山东省寿张县对早期麦田管理,采取“随出、随查、随补”的办法,提出“杯大空白为缺苗,三寸无苗为断垅”。发动四万五千查苗大军两天补完。为了进一步加强麦田管理,组织了五万个麦田管理专业队,采取“定时间、定人员、定地块、定质量”的措施,全县五十万亩麦田,截至11月上旬,已经施追肥的麦田达到三十六万多亩,浇灌麦田十九万多亩。
上述分析,说明了要做好麦田管理工作,必须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必须把这一工作提到党委议事日程上来。麦田管理工作的确是个技术性的工作,但是没有政治来保证,是做不好的。今年已有这样的经验。从现在到明年3月还有四个多月,在这四个多月里,各级党委第一书记必须像过去抓钢铁、粮食一样来抓夏季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保证这一工作做得又多又快又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