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补苗补肥越早越好 云南宜良玉溪等地突击小春田间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2
第3版()
专栏:

补苗补肥越早越好
云南宜良玉溪等地突击小春田间管理
据云南日报消息 云南宜良县抓紧时机,全民动员,逐丘排队检查评比种下的小春作物,大破出苗关,力争小春作物全苗。
宜良县的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经验中体会到,小春种下去只是闯过了大增产的头道关,以后还要过三关(即出苗关,保活保长保壮关,自然灾害关),任何一关过不好,小春大跃进都没有保证。秋种后期,他们就提出意见:“补衣趁小,治病趁早,小春过出苗关也要赶早。”不等秋种结束,各公社就组织有中队干部和老农参加的检查团,对已种下的小春,来一次普遍查评验收。办法是边查评,边找原因,边发动群众鸣放辩论,想办法,找措施,缺什么课补上什么课,直到小春全苗,耕作达到园艺化的标准为止。
跃进人民公社查评验收了一营一连的一百四十五亩蚕豆,出苗情况有三种:一类田有三十亩,出苗率占90%以上;二类田三十亩,出苗率70%左右;三类田八十五亩,出苗率50%,其中有二十五亩出苗率还不到40%。经过检查团在田边分析,找出的主要原因是:一类田种得早,坚持了秋种质量,苗出的齐。种二类田的时候,营里的干部看到收种任务大,质量又要求高,时间急,信心开始动摇,对秋种质量抓的不够紧,有碎土不细、肥料不足和沟、墒整理得不规矩等毛病,苗出的不好。三类田质量更差,犁不深,垡不碎,肥不足,甚至有少部分田点了白籽。原因找出来以后,马上召开社员大会,发动社员辩论“要不要小春高产,像现在这种质量能不能保证小春高产,怎样补救”等问题。社员们对营里的干部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批评他们思想动摇,不听群众的意见,结果是既拖迟了秋种节令,又浪费了种籽。接着,社员们又对各类田分别提出了补救的措施。会后,马上组织行动,连夜派出马车到十八公里外的北吉村拉回三千斤豆种,第二天一早,由营长率领社员突击补课,苦战了两昼夜,一百四十五亩蚕豆全部按计划补上了。盘江社一大队在查评验收中发现七中队的小麦有20%未出芽,就组织社员在田边辩论,大家说:苗出不齐,去问谁要麦子?现在马虎,明年小春怎样增产?大家决定连夜突击补课。
本报讯 云南省玉溪县加强小春作物的田间管理,使受旱小麦、油菜由黄转绿,没有出芽的小春作物冒出了新芽。
玉溪县部分早种的小春作物,曾因冬旱发黄;后种的小春作物,也因缺水没有出苗。该县县委及时动员全县农民,千方百计让每亩小春从现在到结穗,大润两次。在有长流水、坝塘水的地区开沟、修沟对水灌溉;沿湖地区提水灌溉;水源较远和缺水的山地运水灌溉。经过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全县很快就组织了一支约一万人的抗旱保苗大军,活跃在湖边、平坝、山地等三条战线上。
在平坝有水的地区,由于水利尖兵连的努力,二十一个中型水库,一千五百多个小型坝塘都较往年提前半月关上了水,并组织了八百多人整修了通往各人民公社的主要沟道;兴修了几十条水沟。放水时,采取先放远田,后放近田,先放枯黄苗田和不出芽的田,后放一般的田,先检查后放水的办法,保证小春及时得到灌溉。
在沿湖靠河地区,架设抽水机、人力水车,将湖水、河水提起来,引到一至二里以外的田地里去。
在缺水的地方,广大群众普遍采取派人寻找水源,小水并大水,将散水集中起来用,挖地龙水,用畜力和改进工具运送水等办法,坚持抗旱。
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县已有五万多亩小春作物润了一道水,已经干旱的小麦、油菜由黄转绿,没有出芽的小春作物冒出了新芽。
(马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