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无鼠港——大连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2
第6版()
专栏:

无鼠港——大连港
本报记者 曹志贤
大连港创造了世界海运业中一个罕见的奇迹:连绵十多华里长的巨大海港,今天已经成为“无鼠港”了。无鼠的大连港,两年来没有发生过一件老鼠咬坏货物,糟蹋粮食的事情。港内过去鼠群野居的大片草地,露天的杂物堆和储存食物的仓库里,现在很难再发现一点老鼠活动的迹象了。
大家知道,港口仓库林立,粮食成堆,是老鼠栖居的好地方。老鼠有了这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繁殖能力就更加惊人了。据码头工人回忆,过去,大连港鼠患严重,老鼠白天也跑出洞来,在仓库里大模大样地走动。解放后,大连港不断地灭鼠,鼠祸逐年减少了,但老鼠还是不少。
向老鼠开火
1956年,一场向老鼠猛烈进攻的歼灭战,在大连港开始了!专业性的除鼠组和群众性的鼠情情报网结合起来,给老鼠布成了一个天罗地网。除鼠组把港内划分许多除鼠区。每个不大的区里,密集地布下了上千个鼠夹组成的阵地。他们用“大扫荡”的办法,把所有地方巡迴“扫荡”了好几遍。
群众性情报网更是遍布海港的各个角落,任何一个装卸工人,一旦发现鼠情,就立刻用电话报告除鼠组。老工人闻讯后就会像侦察员一样赶到现场。些这老鼠,都是饱经风险,异常机警的家伙,它们走近鼠夹,一跃跳过,硬是不上圈套。毒药浸过的诱饵塞进了鼠洞,老鼠嗅出了药味,就会绝食,或者把诱饵从洞里推出来。
可是,不管老鼠多么狡猾,除鼠组老工人依靠群众,想出了许多巧计妙策,还是把老鼠引进了迷宫。老工人们根据老鼠的习性是沿墙走动,就在墙脚下撒上白灰,发现鼠脚印,就追踪到鼠洞口。他们用两个鼠夹并排堵在洞口,老鼠出洞躲也躲不过去。他们用麻籽和面粉炸成香喷喷的诱饵,老鼠特别容易上钩。他们还轮换地使用好多种毒药,药味经常变化,老鼠就识不出一点破绽。
大连港的老鼠越打越少了。老工人划分的许多除鼠区,现在甚至连一个老鼠也打不到了。即使在最适合老鼠生存的粮食、食品仓库里,很长时期内也只能偶然打到一、两只老鼠。
无鼠船
属于大连港的每一艘轮船都非常珍视“无鼠港”的称号。船员和水手们唯恐自己的船上忽然跑出来一只老鼠,会玷污“无鼠港”的荣誉,都曾经在船上用笼子、夹子、毒药、毒饵等对老鼠进行过一场扫荡战,彻底清除了船上的老鼠。轮船在别的港口装货时,老鼠偷偷上了船怎么办?水手们在船上有全套扑鼠工具,等待着它们。轮船在大海里,静静行驶的时候,水手们经常拿着手电筒在各个角落搜索老鼠的迹象。有一次,民主九号客轮在青岛到大连的航行途中,发现了一只小老鼠。水手们立刻沿着老鼠走过的脚印,找到了鼠洞,接着就在洞口和老鼠进进出出必经的路上,用夹子、笼子布下了天罗地网,消灭了船上最后的一小撮老鼠。轮船在其他港口一靠码头,放下缆索,水手们立刻在船缆的高处安上铁板做的圆形防鼠挡,不让老鼠爬上缆索,混到船上来。现在,属于大连港的每一艘轮船,不管从那个港口开回来,水手们都能拍着胸脯,自豪地对大连港说:我们的船是“无鼠船”。
外国老鼠禁止登岸
今年5月29日,一艘西德商船“来普在克”号从日本神户港驶抵大连港。在距离码头不远的检查抛锚地,大连检疫所的工作人员在这艘轮船前尖舱的杂物仓库里发现了鼠粪。轮船靠岸后,检疫人员上船把扑鼠笼子放在前尖舱里。“来普在克”号起锚离港前,检疫人员李辅本拿着船上捕到的欧洲屋顶鼠,从船上下岸时,老船长司克林威尔脱站在舵楼上对李辅本翘起大拇指,表示感谢。
大连港1956年以来帮助过十多个国家的商船免费清除了船上的老鼠。去年7月11日挪威商船“柯罗那”号,从埃及运载棉花驶抵大连港。我国检疫人员在五、六个货舱里,都发现了鼠迹。船靠岸后,检疫人员在这些货舱里放下了一百五十个打鼠夹,两天内就打到了一百二十六只埃及的棉花小鼠。
现在,驶进港口的外国商船,按照大连港的规定,必须在船缆上挂防鼠挡,晚上收起跳板。在夜间作业时,跳板上也必须用强烈的灯光照射,使老鼠望而生畏,不敢登岸。
大连港成为“无鼠港”,一些英国和日本商船的船长很钦佩。他们曾经到过许多国家的海港。他们说:在有些国家的港口,一下了船苍蝇直撞脑袋,更不用说消灭老鼠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