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祝中朝文化合作进一步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3
第3版()
专栏:

祝中朝文化合作进一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 张奚若
今日,中国人民以无比兴奋的心情热烈欢迎由金日成首相率领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的时候,正好是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签订五周年的日子。这真是双喜临门,中国人民以加倍的欢欣来庆祝这个标志着中朝友谊日益增进的节日。五年前签订的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是一个体现中朝两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协定,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友好、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的国际关系的协定。这个协定,对于促进中朝两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对于增进中朝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起了重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回顾五年来中朝文化合作事业发展的情况,可以满意地指出,我们中朝两国政府忠实地执行了这一协定,实现了签订这一协定的崇高目的。
从1955年起,中朝两国政府就逐年签订年度文化合作计划,使我们的文化合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有计划地发展的阶段。我们合作的范围也发展到文化、艺术、科学、卫生、体育各个方面,并且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合作形式。我们的合作已经日益走向全面、广泛和深入。
五年来,我们互派了各种文化性的代表团到对方进行考察交流经验,互派了艺术团、作家、记者、美术家、音乐家、戏剧家到对方进行表演或者创作,互派了教员、留学生和研究生到对方进行教学或学习。我们相互举办了各种介绍对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展览会、报告会,翻译出版了对方的书籍,上演了对方的戏剧。此外,我们两国文化部门的不少单位之间还建立了联系,经常交换资料。必须指出,两国文化交流的规模实际上还要广泛得多,历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中都有大批的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工作,他们在中朝文化交流事业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中国人民志愿军更是中朝文化交流中的一支巨大力量。他们把中国的民族文化带到了朝鲜,又把朝鲜的民族文化带回中国。这就是说,几年来中朝文化交流的规模和深度实在是无法用数字来估计的。
中朝两国间的文化合作之所以符合于两国人民的利益是因为它有着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它是为中朝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为反对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斗争服务的,它是遵循着真诚的相互帮助的国际主义原则而进行的。正因为这样,它促进了中朝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兄弟友谊,促进了中朝两国文化事业的高涨,对中朝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1955年和1956年,朝鲜教育考察团在我国访问期间,详细地考察了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学经验。1957年,中国艺术工作者代表团以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地、系统地考察了朝鲜艺术事业发展的情况,研究了朝鲜发展艺术工作的经验,并学会了许多朝鲜的舞蹈。几年来双方艺术团体的往来,为广大的工人、农民、学生、士兵进行演出,大大丰富了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两国艺术活动的内容。朝鲜的古典名剧“春香传”,曾被改编成越剧、评剧等各种民族形式,在我国各地广泛上演。朝鲜电影“游击队的姑娘”、“渔郎川”等在中国上演,使中国人民形象地看到了朝鲜人民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的坚强精神和英雄气概,也进一步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争意志,这样的事例是不胜列举的。
社会主义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都有着不少的创造性的成就和经验,文化方面的建设成就和经验自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化交流和合作无疑地有助于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这种交流和学习,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向来重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文化合作,并且将以更大的努力,来促进它的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朝鲜正跨上了千里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疾驰猛进。我们两国的文化事业也像其它各项建设一样,在蓬勃发展和提高。可以肯定,中朝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事业将获得更广泛的开展。
让我预祝中朝文化交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