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千里马上英雄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5
第5版()
专栏:朝鲜通讯

千里马上英雄多
本报记者 王玉章
最近朝鲜劳动人民响应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首相的号召,跨上千里马,掀起了一个大增产高潮。各工厂的工人们提出要使明年的产量比今年增加一倍或数倍,农民们要在每町步(每町步约合十五市亩)试验田里生产二百吨甚至四百吨粮食。真正是人人骑上千里马,个个都是英雄劲。
朝中友好生产小组组长
平壤橡胶工厂的工人们,在这次大增产高潮中,首先发起要使明年的劳动生产率比今年提高三倍,产量提高四倍。他们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打了先锋。记者最近访问了这个工厂的先进工人郑世夏。郑世夏是平皮带车间的朝中友好生产小组的组长,1952年他曾经到中国天津橡胶厂实习了半年,在那里学习了制造平皮带的技术。今年10月——朝中友好月中,厂内工人们要推选全厂优秀的生产小组作为朝中友好生产小组,结果郑世夏的小组被光荣地命名为朝中友好生产小组。在朝中友好月里,他们小组超额40%完成了生产计划。
但是最近,郑世夏同他的同伴们一起,开动脑筋,把压制平皮带的梳化机进行了改造,使它由一次只能压一层平皮带变为压二层,另外加快了转动的速度,使11月份的平皮带日产量达到近五千平方,将增加到10月份的三点五倍。这还不算多,明年他们要生产一百八十五万平方平皮带,大量供应各地农村兴修灌溉工程所用的皮带运输机的需要。同今年的产量相比,跃增到十一倍多。
第一辆拖拉机的制造者
朝鲜工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拖拉机,今年11月7日在岐阳农业机械厂诞生了。记者最近访问了这辆拖拉机的制造者。制造者之一,五十三岁的老工人金锦山对记者说:“今天的朝鲜人什么都能造,要我造飞机也办得到!”这就是今天朝鲜工人阶级豪迈的声音。
要在这个缺少重型设备、过去只造玉米脱粒机等机械的设备规模不大的工厂中制造拖拉机,本来是难以想像的事。所以,当试制车间主任康宗敬和工人们要试制拖拉机时,连本厂的有些技术人员也不相信能够成功。
但是康宗敬没有灰心,他拆下最难制造的零件找老工人金顺吉、金锦山、金昌木等研究,同他们商量能不能制造,金顺吉等都说能够制造。后来他们又受到了金日成首相的鼓励和支持,更加信心百倍。他们已在今年8月底开始试制,提出要在11月7日制成。
这些对拖拉机摸也没有摸过的工人们,怎么能够制造拖拉机呢?但他们有的是无穷的干劲和钻劲。他们没有设计图,就把一辆拖拉机拆开照各个部件零件样子画成图。老工人金锦山制造拖拉机引擎中最复杂最难造的气化器,一连失败了三次,但他最后成功了。金顺吉和金昌木用手工锻成了厂内不能锻的锻件。在最紧张的日子里,康宗敬、金锦山等四十四个工人一个半月没有回家,他们为了造成拖拉机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在车间里一块吃一块睡,日夜苦战,在试制过程中还采用了球墨铸铁等新式的技术。
就这样,朝鲜历史上第一辆由朝鲜工人制造的有二十八马力的“千里马”号拖拉机造成了。不仅如此,岐阳农业机械厂的工人们现在正在积极准备自己制造一些必须的机器设备,争取到明年生产三千五百台这样的拖拉机,以供应农村的需要。
拖拉机的造成,为工业战线上创造更大的奇迹发出了一个信号。接着,朝鲜德川汽车修配厂造成了朝鲜的第一辆载重汽车,平壤日用品工厂造成了摩托车。这一切,标志着朝鲜的工业已跃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朝鲜岐阳农业机械厂的工人们试制成的朝鲜第一辆拖拉机和它的制造者的一部分。
前排自左至右:康宗敬、金锦山、金昌木、金川顺吉。
建设云峰发电厂的英雄
记者在中朝合建的发电容量六十万瓩的云峰发电厂的建设工地上,遇见了朝鲜劳动英雄朱尤先。11月中旬,鸭绿江里已经飘着浮冰,寒风吹来,冷气逼人。朱尤先是木工,他正在鸭绿江南岸同工人们一起修建工人宿舍。为了早日完成建设工程的准备工作,他们决心不顾天寒地冻,要在11月24日以前建成二十四幢集体宿舍(每幢能容六十人),让工人们先住下来。另外的工人们有的在安装挖土机,有的在搞发电厂大坝拦水工程,工地上十分活跃。工人们决心在明年5月以前作好一切准备工作,提前一年在1961年9月以前完成朝鲜分工担负的大坝的修建工程。
朱尤先是负责制造浇灌混凝土大坝所用的模型的木工,他在水丰发电站的恢复扩建工程中获得了劳动英雄称号,现在因为大坝工程还没有开始,他就先参加了建设住宅的工作,到明年4月以前,他们还要盖起四千户住宅以及商店、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物,把这个现在只有一百五十户农民的云峰里变成一个建设者的城市。
朱尤先对记者说:同中国工人兄弟们一同来建设这个水电厂,使我感到非常高兴。在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我们并肩作战,戳穿了美国纸老虎,现在我们又同中国人民一同来建设水电站,这将使以鲜血凝成的朝中友谊进一步发展。(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