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英雄炼钢铁 钢铁炼英雄 青年积极分子报告在钢铁、机械战线上创造的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6
第6版()
专栏:

英雄炼钢铁 钢铁炼英雄
青年积极分子报告在钢铁、机械战线上创造的成就
新华社25日讯 来自钢铁“元帅”、机械“元帅”两大帅旗下的青年积极分子们,今天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汇报他们在钢铁战线和机械战线上所创造的光辉成就。他们的发言是今天大会发言中最响亮的声音。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优秀青年为钢铁而战和为机械而战的一幅英雄的图景。
“人有多大胆,炉有多大产”,上海第三钢铁厂平炉车间青年炼钢班代表韩忻亮用这两句话作为他发言的题目。韩忻亮在发言中豪迈地说:我们工人阶级的冲天干劲和巧干精神,可以使炉子乖乖地服从我们的指挥。
韩忻亮所在车间的两座平炉原来是1921年建造的,设备简直老得没有牙齿,炉产量的设计能力每炉只能产十吨钢。可是现在这两座古老的平炉在他们青年工人和全车间的工人大胆改革和操作下,已经变成了两座“宝炉”,炉产量已经跃进到四十五吨,冶炼时间缩短到三点五十一分。创造了小型平炉利用系数每平方公尺达到一七点零四五吨的高产纪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创造这些奇迹中,他们始终依靠了党的领导,听党的话。党向他们提出:“向时间争夺钢水,既要提高炉产量,又要缩短冶炼时间。”他们坚决响应了党的号召。为了扩大炉子的容量,他们全车间三班工人在修炉的战斗中会师作战,结果,终于把炉墙改薄,把炉顶填高,把炉底加深,在短短的半个月中,就使炉产量从原来的三十四吨一下跃进到四十五吨。为了解决原料中增加了废钢杂铁而造成硫磷过多、钢渣太厚的难题,他们还创造了一种“三步放渣法”,使厚厚的钢渣分批放了出来,使钢水保持了更纯的质量。
韩忻亮在发言中还提出了他们这两座平炉在明年要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钢。
从今年3月28日到10月10日,高炉炼铁的利用系数从一点七三一跃进到二点八九四,这期间曾经十次创造了全国新纪录,五次夺得了全国冠军。这是太原钢铁公司炼铁厂青年高炉全体工人今年十个多月来奋战的赫赫战果。当这个先进集体的代表青年高炉炉长刘学仁今天在大会发言中谈到这些紧紧扣人心弦的数字时,他的语调里充满了激情和自豪感。
刘学仁在发言中介绍了他们在多次大辩论中战胜了各种保守思想和悲观论调,并且以学先进赶先进的精神,两次超过了鞍钢三号高炉。两次超过了本溪一号青年高炉,一次超过了石景山钢铁厂青年高炉,到目前为止,始终保持住炼铁高炉利用系数最高纪录的红旗。10月份高炉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二·四一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刘学仁在他的发言最后表示,一定要永不骄傲,虚心学习,在这次大会的鼓舞下,决心在明年钢铁更大跃进的全民行列中充当英勇的尖兵。
共青团广西僮族自治区委员会代理书记石更介绍了广西青年和全区人民一起大战钢铁的情况和所取得的惊人成绩。他说,自治区全区四百万青年中,就有三百二十万青年斗志昂扬地奔赴钢铁前线。全区有上百万青年组成了八万多个青年突击队,建立了三万四千多个青年炼铁土高炉,七百八十多个炼钢转炉。青年们在劳动中充分发挥了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高度友爱精神,互相支援,大搞协作。全区有一百九十万青年参加了钢铁远征军,爬山涉水,从这乡到那乡,从这县到那县,支援建设钢铁基地。
石更说,这一切都说明了这次轰轰烈烈的全民办钢铁的运动,对青年是一个大熔炉,在炼钢炼铁的同时,锻炼和考验了广大青年。“英雄炼钢铁,钢铁炼英雄”,他的这个发言题目生动地说明了这种思想。
“大洋群威力震天,鞍钢青年英勇奋战”,鞍钢二十三号平炉炉长余贵臣在会上以此为题向大会介绍了战斗在钢都的青年钢铁工人为今年生产四百五十万吨钢而日夜苦战的英雄事迹。他说:鞍钢青年在今年大战钢铁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十二个重点厂矿的青年在成年、老年人帮助下,10月份共创了一千四百一十九次高产纪录,使钢的产量迅速上升。今年6月,青年团结炉炼钢能手王庆富创造了六点二十分钟炼一炉钢的全国大型平炉纪录,接着十六号平炉青年炼钢工侯英武又以五点四十分钟炼一炉钢的纪录超过了他,而十一号平炉共青团员戴炳信所创造的纪录又比他缩短了三十分钟。余贵臣表示,鞍钢青年并不满足于这些成绩,他们要迎头赶上别人,插上钢铁红旗,要无愧于“钢铁元帅宝座”的光荣称号。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五年做完了相当于十一年的活,从去年开始我就干1963年的活了!”重庆建设机床厂的著名的青年铣工廖世刚在大会发言中讲到这两句话时,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廖世刚说:“我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成就,全是党和集体的培养和支持的结果。”
这个最先创造了一人看八台机床的纪录的青年工人,还谈到他是怎样帮助同车间的工人刘茂爵实现了一人看十台机床的计划,突破他本人保持了三年的纪录。他说,现在刘茂爵已看到十四台,同厂的另一位工人尚吉友已看到十六台,还有曾和他在一起工作的现在西安的余万来也看到十一台,他和刘茂爵现在又共同提出一人看管二十台机床的指标,猛追尚吉友。廖世刚用这样的话表达了一种高尚的共产主义协作精神。他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春天的景色,百花齐放才是美丽的春天,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水平,才能加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廖世刚虽然以创造了奇迹而在全国闻名,得到了党和人民所给予的很大的荣誉,但是他在发言里自始至终都是用非常谦虚的态度来叙述他的成就。他在发言里念了一首诗,题目是“这才是开始”。诗里写道:“我只作出一点渺小的成绩,就受到党和人民这样的珍视。说真话,这并不值得惊异,是党的教导使我明确了为谁劳动;请不要对我过分的夸奖,万里行程我才跨出了第一步。”
以“蚂蚁啃骨头”而闻名全国的沈阳市东北机器制造厂的青年职工,在这一创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个厂的共青团团委副书记蒋存礼在大会上发言,汇报了他们厂的青年们和成年、老年职工一道,创造出“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制成一台一百八十二吨重的高压氮氢混合气体压缩机的生动事迹。在参加“蚂蚁啃骨头”的设计工作的五百多名工人中,青年占65%。女青年设计人员共青团员罗诚鉴按照党的指示,依靠工人,向工人学习,并和工人合作,在工人帮助下,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出十七种共十九台结构精巧的专用机床,代替了十九台复杂的重型大机床,打开了第一道技术关。在铸造重达十二吨的大汽缸时,只有一年实际工作经验的青年技术员徐婉华和铸工部汽缸小组的工人们一起,根据四名老工人的提议,用“裂皮铸造法”突破了这个厂过去最大铸件只不过三吨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铸造任务,比过去用套圈铸造法提高效率一倍,质量达到100%。这种铸造法被苏联专家称赞为“中国工人创举”。共青团员王吉多和红专小组的十三名青年工人制造出了阀片研磨机,生产出我国过去不能制造的阀片,达到了国际水平。就这样,由于青年工人和全体工人的共同努力,这个厂终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氮肥设备的任务,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捷。
在今天大会上发言的来自钢铁战线的青年积极分子,还有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院新钢种研究室创造出新钢种“钢帅80”的青年代表冯冲和河南省洛阳市红领巾钢厂车间主任十四岁的少先队员白春祥。
在党的领导下为抢救钢铁战士丘财康而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劳动的上海广慈医院青年医生陈德昌,也在大会上发了言。丘财康今天也来到了会场,并和全体青年积极分子见了面。当他坐着手推车出现在会场的中央时,五千名青年都一起站立起来,不住地向他鼓掌。丘财康虽然刚刚恢复健康,但是神采奕奕,讲起话来声音非常宏亮。丘财康在会上向青年积极分子们作了简短的发言。他说:“我是一个普通的炼钢工人。六个月前,在工作时受了严重的烫伤,是亲爱的党救活了我。一星期前,我开始能够走路了。我深深地感谢党,感谢毛主席。党是我的救命恩人,我的生命是永远属于党的。”
丘财康最后非常激动地说:“我虽然只剩下三个手指,但是只要我的心脏一天不停止跳动,我一定要继续战斗在钢铁战线上,一定要为党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贡献全部的力量。”
在丘财康讲话以后,以胡耀邦为首的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的书记们走下主席台,同丘财康见面,向他表示慰问。一些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也在会后访问了丘财康,并同他在一起照了像。
今天在大会上发言的青年积极分子一共有十四人。他们之中还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共青团团委副书记孙儒,开滦煤矿林西矿青年“康拜因小组”代表丛文起,贵阳市盲人竹器洋钉制造厂青年工人詹学杰,福建省民兵模范、小嶝岛民兵指导员洪顺利,北京邮局投递员罗淑珍。
今天的大会发言从上午九时开始,到下午二时五十分结束。明天大会将继续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