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和公社订购销合同 靠群众办运输工作 武汉副食品供应量大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1-28
第2版()
专栏:

和公社订购销合同 靠群众办运输工作
武汉副食品供应量大增
新华社武汉27日电 武汉市商业部门采取和人民公社签订购销合同以及化整为零、见缝插针等运输办法,全面改善了市场物资供应工作。
近一个月来,武汉市各种主要副食品的供应量已增加很多,大白菜、鲜鱼比一个月前增加一倍到两倍,茭白、韭菜、红萝卜等都能经常保持供应;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吃到近一斤鲜菜。肉食供应情况良好,各个菜场整日有猪肉按定量供应;近来每天还有二百多头鲜羊肉上市。部分货源较少的品种如豆制品等,菜场按比例分配给街道,或增设摊位供应,因而基本上消灭了排队拥挤现象。部分菜场还做到通宵营业,随来随卖。
对于过冬物资,商业部门也作了妥善安排,已经组织到几十万根楠竹和二百万条芦席,供应工地搭盖工棚。各百货商店准备的棉絮、卷花、棉服,都可以充分供应。
武汉市场前一时期部分生活资料供应比较紧张。经商业部门研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工农业大跃进后,农村劳动力比较紧张,农副产品进不了城;商业部门又存在“坐等货源上门”的思想,没有主动深入到农村去进行收购、调运。针对这种情况,武汉市商业部门确定以11月份为突击采购月,组织了一千二百多个采购员,到各地采购农副产品。采购员们纷纷深入农村,和人民公社签订购销合同,开辟了大量货源。仅市蔬菜公司就已经和人民公社签订一亿八千万斤蔬菜合同,足够全市人民今冬明春食用。市土产公司四川采购组和当地人民公社签订了十万把雨伞合同,既帮助公社推销了副业产品,又解决了市内钢铁工地雨伞供应不足的问题。在采购过程中,他们紧紧依靠群众,把产品的分等、检验、过秤、包装、短途运输等工作,交给公社来办,使采购量增加很多。如最近在黑龙江、河南等地采购的大白菜、土豆、萝卜,都比去年同期增加十倍到十五倍。
采购员们还用化整为零、见缝插针等多种多样运输上的巧办法,把采购到手的物资尽快地运到武汉。他们根据大车站待运物资很多,装车有困难,而有的小车站物资较少的特点,把物资分成几批,分头送往小车站,争取车皮装运。不久前,市土产公司在辽宁省采购了几十万斤苹果,如果在大车站上一次调运出去,需要五个车皮才能运完。采购员们把苹果分成三批,分头送往附近三个小车站,结果很快就运到了武汉。有些采购量较少的副食品如海味、干腌制品,他们便实行分散包装和其他单位的待运物资合伙装车,也使商品能提早运出。此外,他们还十分注意利用民间运输工具,依靠当地群众调运物资。市蔬菜公司在云梦县采购的近四千万斤萝卜,通过民船很快地就运到了武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