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通道自治县——平均每户两头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04
第4版()
专栏:

通道自治县——平均每户两头牛
本报讯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耕牛已发展到三万三千多头,平均每户一头半,年底即可达到四万多头,平均每户两头,树起了繁殖耕牛的红旗。在这个县耕牛不但自给有余,而且可以支援外地。在这次深翻地运动中,就挑出力大、体壮的耕牛三千头,支援了平原、丘陵地区的汉族农民。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三省边境,是一个高寒山区。居住在这里的侗族人民历来有饲养耕牛的习惯,每个村寨都有人工培育的“养牛坡”——草坡。但是,过去由于习惯放野牛,没有专人照管,每年冻死、饿死、跌死和被老虎咬死的很多,耕牛发展很慢。今年加强了饲养管理,一年增殖一万三千头,较1950年增加三倍,比大发展的1957年还多两倍。
通道人少田土多,每个劳动力平均四亩水田,还有无数山土,历来耕作粗放,平均亩产一至二百斤。由于耕牛大发展,用牛代替了人力肩挑背负,解放了人力,因而今年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全县二十一万亩田土获得亩产一千多斤的空前大丰收。这个历来缺粮的高寒山区已经变成了余粮县。
通道的耕牛为什么会这样高速度地发展呢?首要的原因是党委重视,抓得紧。县委把繁殖耕牛当作领导生产大跃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县、乡、社分别成立了畜牧生产委员会、耕牛配种委员会,训练了大批的配种员、饲养员和兽医,建造了配种场,掀起了群众性的发展耕牛运动。
加强技术指导和饲养管理,是耕牛大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全县的饲养员、配种员和兽医都经过训练,大家都学会了人工催情和用土药催情的办法,可以实行复配、双配、血配,使母牛配种率达到93%,百分之百的满怀,并且达到一年两胎。在饲养管理方面,实行了怀胎母牛分群牧放,专人照管等办法,保证母牛健壮,小牛生下后就吃得饱,长得快。今年,全县将在母牛配种、怀仔、产仔、养仔等方面争取四个百分之百,使通道成为全国繁殖耕畜的先进县。
(程坤、李进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