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傈僳族的工业之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05
第2版()
专栏:

傈僳族的工业之花
本报记者 黄昌禄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依靠各族群众自力更生大办地方工业,使偏远闭塞的山区盛开工业之花。
今年以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工业上还是一张白纸。虽然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里埋藏着丰富的矿产,但居住在山区的傈僳族、怒族、独龙等民族,却一直没有产生自己的工业,甚至手工业也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各族农民普遍使用树枝作成的木锄或直接用木棒耕种。群众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全部是用手工织的麻布做成的;吃饭用木碗,煮饭用竹筒。1953年,从内地请来了四个技术工人,在福贡开办了第一座小型铁工厂,开始生产不到半斤重的小铁锄。到1956年,全州也不过建成了十四个小厂矿,职工不到四百五十人。现在,不满一年的时间,怒江两岸星罗棋布地建成了六百十二个厂矿,一百三十座炼钢炉和一百五十座炼铁炉,一万名少数民族农民学会了炼钢、炼铁、采矿、建筑、锻铸等新技术,成为怒江第一代工人。
工业的诞生,在怒江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引起了巨大深刻的变化。过去几年,政府曾利用人背马驮千里迢迢地运来了大批铁制农具,逐步代替了木锄木棒。今年,全州已炼出七十吨钢和二百五十吨铁。自治州所需钢铁已自给有余。利用这些钢铁,全州已造出八万件铁制农具,其中包括六十多种在怒江地区第一次出现的新农具,如深犁、山地犁、收割机、打谷机和播种机等。各族农民正在普及铁制农具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耕作收割的半机械化。农具的改进使这些民族落后的生产力像火箭一样飞快前进。过去打谷用脚踩,每人每天踩得脚板流血也只能打谷几十斤,今年普遍使用了打谷机,每人每天唱着山歌就可打谷三百五十斤,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以前傈僳族妇女一年到头走路干活都在搓麻线,冬天还有一个月专门的“织麻布月”。现在,自治州建立了人造棉工厂,开始自己织造棉布和细布。各族农民家庭中的竹筒木碗已逐渐被铁锅瓷碗所代替。今年,自治州还开采了近千吨云母、水晶等工业原料,支援了国家建设,增加了群众收入。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办工业是道地的白手起家,碰到的困难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多。但各级党委充分发动了群众,把办工业变成全州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和一致行动,所有困难都迎刃而解。虽说怒江矿产丰富,但它们究竟埋藏在哪里?全州没有人来解答这个谜。于是,干部们就背起行李,带着矿石标本过溜索翻大山,逐村逐寨向群众宣传办工业的重要意义及识矿方法,群众认识了办工业对国家的好处和对他们的切身利益以后,便掀起了全民找矿报矿的热潮。他们在山上打猎耕地时发现与一般石头不一样的,便星夜送去找干部看。几十万群众的力量,赛过了地质专家,他们已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上找到金、铁、铜、铅、银、水晶、云母等十余种矿石。碧江县第五区的娃平铁矿,是傈僳族农民黑前者在犁地时发现的;贡山县第二区戛那博村群众找到一个云母矿,现已开采了将近七百吨云母。怒江目前还不通公路,内地有机器也运不进来,他们就发动群众就地取材造设备。两百多个炼钢炉和炼铁炉大都建在矿边,找点耐火石砌成炉子,烧些木炭,用几块旧门板作个风箱,搭间草棚就生产了。也许办工业中最困难的还是技术问题,怒江自治州的六百多座厂矿中,没有一个工程师或技术员。他们今年先后派了四百个少数民族农民到内地厂矿参观学习,回来便干开了。群众的智慧攻破了技术的堡垒。以炼钢为例,工人们连参观也没有参观过,但怒江地区的党组织相信群众能炼出钢来,就把这任务交给福贡县第四区的炼铁厂。工人三次试验都失败了,最后终于用鸡窝炉炼出了第一炉质量可以同洋钢媲美的钢。现在,全州已经有一千五百名少数民族工人掌握了炼钢技术。
在依靠“小土群”办工业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自治州党委已经规划继续依靠群众办“小洋群”的工业了,准备明年生产一千吨钢铁,建设一座机械制造厂。各县、区和人民公社分别建设小型机械制造或修配厂。建设一座水力发电站,试验用电力炼钢,解决境内缺煤的困难。并根据本州的丰富资源,建立榨糖、制药、纺织、造纸、面粉及副食品加工等工业,争取在两三年内把工业技术转到新的基础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