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让大家吃好就是我的幸福——记一个出色的苗族炊事姑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06
第6版()
专栏:

让大家吃好就是我的幸福
——记一个出色的苗族炊事姑娘
本报记者 刘扬深
苗岭深处,大山林寨收工吃晚饭的牛角号声响了,集体食堂的苗族姑娘张秀珍正和别的炊事员一道,殷勤地招呼社员坐好,把菜送到各家的桌子上。
劳动了一整天的苗族社员们都有点累了。但一走进食堂,看到热腾腾的酸汤菜,闻到扑鼻的红薯饭香,顿时又活跃起来了。连长潘怀秀一口气喝了大半碗酸汤,高兴地对张秀珍说:“干活过后喝碗酸汤,真是浑身松快。”旁边有的社员称赞红薯饭煮得又香又甜,简直赛过糯米加白糖。连不大爱说话的老年人也夸奖张秀珍心灵手巧,人小却会当大家。
张秀珍是一个苗族贫农的女儿,今年二十二岁。一个月以前,她还是炉山县团结人民公社的生产小队长。10月下旬,公社为了加强集体食堂工作,把她调到食堂负责做饭做菜。
张秀珍过去自己吃的饭,都是母亲和嫂子做的。现在一下子要她管做三百多人的饭,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开初几天,不是煮夹生饭,就是菜不合大家口味。社员虽然不说什么,每次桌上剩的许多饭菜却使她心里十分难受。“不能让大家空着肚子去建设社会主义?”共青团员张秀珍下定决心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做到饭好菜也香,使大家吃得有劲,干活更有劲。从此她一方面向其他有炊事经验的人学习炒菜、煮饭的技术,一方面经常征求社员的意见,观察大家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掌握社员们在饮食上的规律。
11月初,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食堂为了节约一部分大米,每天都煮了大量红薯。起初几顿,红薯都被吃光了,可是刚过两三天,剩下的红薯就逐渐多了。为什么呢?她深入群众一了解,原来是做的技术上有缺点。她就向食堂管理委员会提出粗粮细吃的方案,建议把红薯切碎掺在饭里一起蒸吃。这样做成的红薯饭又香又甜又好看,三百六十多人一顿饭只需八十三斤米,其余全是红薯。过去说红薯不好吃的人,现在却担心红薯吃完了怎么办。
为了把饭做的适合各人不同的胃口,张秀珍对一般青壮年的饭煮得硬一些,吃了耐饿;老年人的饭煮得软些,好吃也好消化;幼儿园的孩子吃不了干饭,她就专为孩子煮稀饭。有三、四个老人和病人不能到食堂来,她就每天把饭菜送到他们家去。总之,让每个人都吃得称心合意,老幼欢喜。
深山地区蔬菜种类不多,现在数来数去只不过白菜、萝卜、辣椒、南瓜。尽管这样,张秀珍还是千方百计把吃菜的花样变一下,力求三两天内不吃重菜。
一个月来,张秀珍愈来愈认识到炊事工作的责任重大,更爱上了这项崇高的事业。她常说:只要能把全食堂的人都服侍好,让大家吃得饱、吃得香,我个人辛苦点算得了什么!那才是我最大的幸福。有人为她编了这样一首山歌:
张秀珍,真能干,
起早睡晏做菜饭,
你为大家谋幸福,
大家努力搞生产,
你守灶边我下地,
明年粮食堆成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