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积极研究发挥创造性 博山矿区工人张鸿泉岳鸿庥 装制新水车斗成功 排水量提高三倍节省人力百分之六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09-20
第2版()
专栏:

  积极研究发挥创造性
 博山矿区工人张鸿泉岳鸿庥
装制新水车斗成功
排水量提高三倍节省人力百分之六十
【新华社华东十五日电】山东博山西河矿区木工张鸿泉、机务工岳鸿庥发挥创造性,装制新水斗车成功,使该矿三号井排水量提高近三倍,且节省人力百分之六十。西河矿井在该地各矿区中水势最大,平时每日涌水三千五百吨,矿内经常以五个井排水,仅以一个井采煤。其中三号井因井筒建设欠佳,只能用牛皮罐打水;但皮罐不能装置自动水门,因此罐到井口,必须有四个工人以长钩把罐打倒水簸箕上,始能放水,排水一罐需时两分钟,其容量只有零点八吨,一昼夜只能排水五百七十余吨。
西河收复后,矿区公务员即组织机电工人研究改善办法。张鸿泉和岳鸿庥两人,在下班后,就凑到一起积极研究,常常直到深夜。到五月初,他们终于研究出了新水斗车。新水斗车是在井口左右两边铺设铁轨,水斗车分置两边,左车接左罐,右车接右罐(该井以两水罐排水),两车的水斗口都朝水簸箕,水斗车的底板亦向水簸箕倾斜,罐落车上水即自动流出。他们研究出这一办法后,就画出图,请求交机务股制造车轨。当时曾引起许多议论。有人说:“这简直是多费事,我们在某大矿井时也未遇见过。”岳鸿庥后来向记者说:“当时我心里冷了半截,深怕万一不成功,又白搭了工料。”但矿方迅速批准了他们的计划,并说明:“为了鼓励研究创造,即使白搭一部分工料也在所不惜。”
五月中旬,新水斗车装置起来了,但一试用,水流不出来,主要是水斗车的底斜度不够。张鸿泉非常着急,立即又重钉车底。当时正下雨,他的裤子全湿透了。但重钉车底后,第一小时试验结果,证明完全成功。比较过去,排水一罐由二分钟减至一分又十分之七秒;过去连领班一昼夜需十个捋水工人,现在有四个人(分两班,每班十二小时)就很轻快了。而皮罐容量,因不再靠人力捋罐,由零点八,增为一吨半。一昼夜可排水二千吨以上。
岳鸿庥向记者谈起这次研究成功时说:“依我说,功劳主要是上级的。韩复渠时代,日寇侵占时代,国民党侵占时代,我们也都在这里,那时工人值几个钱,别说创造,谁也不信工人能研究。现在上级却时时刻刻号召工人进行研究和创造,说实在的,要不是上级口口声声说不怕白搭工料,我早不敢去弄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