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茶山七仙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5
第8版()
专栏:一代新人

茶山七仙女
全国妇女积极分子代表 湖北省五峰县小河社 谢承珍
我们茶山过去有这样一种说法:“茶叶好,怕茶叶,种了粮食丢茶叶,顾了茶叶粮又缺,要想粮茶双丰收,除非二世转了节。”农茶矛盾的主要关键,是劳动力不够,因此必须想办法巧干。
去年,采茶能手黎中新创造了双手采茶法,由原来日采三十斤提高到四十五斤,被评为全县的劳动模范。今年大跃进,县委提出开展能手运动,叫大家学习黎中新,赶上黎中新,超过黎中新。我们社里有三十九个妇女,首先响应号召。在区委书记亲自培养下,经过一个星期的勤学苦练,我们全都学会了双手采茶法。我由原来日采三十五斤提高到七十八斤,四十五岁的大姐冯胜莲采到七十八点十二斤。我们根据情况,决心突破日采一百斤关。当时保守派反对得厉害,经过大鸣大放大辩论,打破了保守,党支部还专门派技术员指导和鼓励我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写决心书提出“高桥高架高山下,河东河西把手拉,桥断河干不松手,坚决日采百斤茶。”这样全社又迅速掀起了一个更大的竞赛高潮。当时我和冯胜莲大姐首先胜利突破了一百斤关,地委、宜昌军分区,县委和县妇联、共青团等首长去访问表扬我们,因此更加鼓舞了全社的革命干劲。随着就出现了日采五十斤以上的一百单八将。不久,我们有七个姑娘都达到一百斤以上了,社员们就称我们为“七仙女”。
我们七姐妹日采茶叶的最高纪录是大姐冯胜莲一百零一斤,二姐汪应枚一百四十七斤,三姐杜永玉一百四十三斤,四姐周启玉五百三十五斤十两,六妹谢永枚六百二十八斤九两,七妹六百零九斤,我曾采到一千一百五十七斤。
我们听说长阳县的采茶姐妹开展了猛赶“七仙女”运动、创造了日采鲜叶三百斤和五百零六斤的时候,立即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和技术措施,要达到五百三十斤。我们把原来“冲锋陷阵”式的办法改为“麻雀战术”,分为两个小组,互相追赶。三天以后又创造出“雄鸡啄米”式采茶法,同时还学会了鹤峰县的“弓形直射”法和四川的高速采摘法等等技术。日产量就此大大提高了。
掌握新技术是经过艰苦斗争过程的。为了训练反手采茶,我在吃饭时反手拿筷,打猪草也用反手,坐着休息时也用反手摘野草和树叶子,总之行坐吃饭都在练习。我采到一千一百五十七斤的那次,就是用了八指并下、一次多芽、平铲、横插、左右切枝、顺株、转龙的技术创造出来的。省里的新闻电影制片厂已把我们的技巧搬到银幕上了。社员说我们:“天上仙女会纺纱,地上仙女会采茶,仙女神通真广大,试验田里把红旗插,个个可称多面手,仙女事迹人人夸。”
我们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不仅能采茶,而且在农活方面,也是积极的创造,所以有人又称我们为万能仙女。我和四姐一天种包谷十五亩,评为播种能手。我和二姐创造日锄包谷草四十五亩到五十四亩,评为锄草能手。四姐六妹防治包谷虫一百三十二亩,评为防疫能手。三姐七妹日追包谷肥一百一十九亩,评为施肥能手。还有评为插秧、积肥等能手的。县委把我们“七仙女”这面旗子插遍了全县各地,推广到各项生产内容中去,掀起了一个“学七仙、赶七仙、超七仙”的生产竞赛运动。全县现已出现了七姊妹,八仙姑,十大姐,月月红等一百一十二人,十八仙姑,花木兰,穆桂英等先进组织二十四种,九十三个队一千零七十七人,出现采茶能手三千二百零五人。这样一来,我们县里简直到处都有仙女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