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热和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5
第8版()
专栏:

热和冷
庄农
夜间从办公室走出来,立即感到寒气袭人。公共车辆已经停驶,机关备有小轿车,专门送路远的夜班人员回家,这不能不使人感到分外温暖。不料小汽车里还有暖汽。一钻进去,冷缩的身子顿然舒展开来,全身感到一似融解般的舒适。我便同司机攀谈起来:
“车里好像有暖汽?”
“有的,车一开动就发送出暖汽来。”
我想,是啊,汽油要燃烧,马达要开动,自然要发生暖汽的。不过我又想,到了炎热的夏天,这暖汽大概要使人吃不消了。
“夏天大概车里热得够呛吧?”
“不,夏天车里有冷气,车一开动,就能把冷风送进来。”
我虽然还不懂,车一开动怎样就能把冷风送进来,但这车不仅供人代步,还能输暖送冷,一任气候变化,总要使它冷暖宜人,这岂不真是“妙矣哉”了么!
由汽车的冷暖一转而又想到人的生活中,不,也许是一切事物的运动中,总是冷和热都需要的。
我们乡下有句话叫“知冷疼热”。这是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关心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倘只关照到了饮食,还不算是太关心,要一并注意到气候的变化,起居的寒暖,衣着的添减,这才能算是“知冷疼热”,达到最关心的地步了。可见冷热二字对于人的生活的重要。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应寒暑的变化,不用说了;就是机器的运动,据说也是离不开热和冷的。它需要热力来开动,同时又需要冷却来减热。没有热(比如燃煤、汽油或电),也就没有力,机器自然发动不起来;但是倘没有水或风来减热,机件便会因热度过高而烧损,汽缸会爆炸,机器同样也无法再发动。热和冷,对机器来说,是必须兼备而又各有各的妙用的。
然而,这种种妙用却又在于人。人识破和掌握了天气变化的特性,才能备衣物以适应寒暑;识破和掌握了机械运动的特性,才能加冷热以保持它的正常运行。人倘只顾热不顾冷、只顾冷不顾热;或者只能热不能冷,只能冷不能热,就一定要出毛病。每当季节转换之际,多有感冒病人,就证明还有人不善于处理冷热的问题。
于是我想到了人的头脑也应该冷热俱备。人的从事思想、工作或指导运动,也应该冷热相济。对待事物,我们的头脑又要热又要冷。冲天的干劲是热,科学的分析是冷。只有冷热相济,才能把事办好。有些人太热,只要干劲,却不愿冷静分析,久而久之,可能会栽跟斗,我们真希望这样的人稍稍冷一冷,注意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可是也有另一些人却是爱冷不爱热的,对前进的东西,他们常常看不惯,跟不上,还要站在一旁指手划脚,怨天尤人,观潮派算账派就是这种人,我们也要想法使这种人慢慢地热起来。
所以,冷和热都不是绝对的。人的头脑里的冷和热也不是绝对的。人倘不注意气候的冷热,便容易感冒;机器倘冷热失调便要出故障;那末,我们的头脑,倘失于过冷过热,工作中岂不也会发生右或者“左”的偏向吗?
我们的头脑要冷热兼备,作事要冷热兼施。冷热兼备就是既要有饱满的热情,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又要具备冷静的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冷热兼施并不是不冷不热半死半活,也不是忽冷忽热像发疟疾;而是既要用冲天的干劲去从事工作,又要有周密地打算、适从规律。概言之,这就是要作冷静的促进派,热情的观察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