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甘肃、江西发展水利综合利用 堵住溪河渠道 大建小型电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6
第1版()
专栏:

甘肃、江西发展水利综合利用
堵住溪河渠道 大建小型电站
本报兰州15日电 甘肃农村以水电为先行,促进了水利综合利用的发展。现在,全省利用引水上山渠道的跌差和水库,已办起小型水电站一百二十二座,发电总量达四千瓩,另有两百多座小型水电站不久即将投入生产。
1956年以前,甘肃省仅有两座农村小型水电站。最近两年,全省在加快现代化大型电站建设的同时,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在兴修五千条引水上山渠道的过程中,注意了水利工程与发电相结合。天水市和天水县已建成农村小型水电站二十五座,最大的发电能力达到三十瓩;年底还将有十一座小型水电站落成。
根据各地小型钢铁基地的建设和为了加速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耕作园田化的实现,省委最近已对发展水电事业作了新的部署,各地在今冬明春的水利高潮中,将掀起一个全民办电运动。正在大闹万库运动的张掖专区,将结合修水库建水电站三百九十二座。可与运河比美的引洮上山工程,将成为发电、灌溉、航运和林、副、渔综合开发利用的大渠道。
由于水电在农村的迅速发展,在许多深山僻野也开始兴办许多榨油厂、面粉厂、火药厂、农具厂和滚珠轴承厂。它们的生产效率比原有的手工操作和水磨带动提高几十倍。全国引水上山的一面旗帜——武山东梁渠兴修水电站后,不但安装了电灯、自来水,建立了广播站,还从山脚下的温泉修了一条到山顶的电动飞车,解决了山区运输问题。
本报南昌15日电 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办水电站的运动,正在江西省的农村中展开。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全省已有一百零一座水、火、沼气电站大放光芒,更多的小型电站正在兴建。
江西省水利资源极为丰富,赣江纵横全省,支流分布宛如树叶上的叶脉一样。全省群山起伏,河流绕山而下。因此,各地都普遍根据水利工程综合利用的方针,利用山溪、山河、渠道等大量地建立小型电站和水力站。
中共江西省委在10月间就提出“小型为主,生产为主,社办为主”、“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土洋结合,先土后洋”的全民办电方针,并分析了本省的有利条件:一、全省大部分地区是革命老根据地,广大群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加之今年粮食大丰产,大大的鼓舞了群众的干劲;二、全省各地都有电厂、加工厂、机修厂、邮电等工厂企业,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可以大搞共产主义大协作,全面配合、互通有无。接着在全省范围内便迅速掀起了一个全民办电的热潮。遂川县的千田人民公社建成的一座十八瓩、二十五马力的水电站,从厂房到尾水管除了少数铁件外,都是采用砖、木结构。没有启闭机,社员就用木头来启闭;没有铁丝拦污栅就用毛竹代替;没有发电机,就用直流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螺丝铁板用废铁加工,皮带轮用黄麻、苎麻皮、牛皮等代替。就这样,这个县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已经建成了小型万能水力站一百零六座,其中有十六座电站。兴建起来的水力站,都是利用水圳或渠道上的流水作动力。水力站的主要设备是水轮机、机壳和机房,还有砻谷、碾米、刨丝、磨粉、樟油等加工工具,根据全县已经投入生产的水力站的调查,每座水力站每天加工的粮食和油料约等于一百到一百三十人的工作量,而每座水力站则只需要两三人管理。加工动力化的结果,将使该县可以节省七万多个劳动力,投入工农业生产。
在全民办电中,赣南、上饶等地用土法试制成功了发电机和水轮机;许多地方还创造了木制配电盘,并以薄铁板代替矽钢片。电站建成后,要架设输电网。万安县水电工程队试制成功了高压输电瓷瓶及弯脚瓷瓶。(附图片)
左图:山西省洪赵县官庄水电站的工人们用电作动刀来牵引犁
右图:山西省洪赵县广胜寺水电站发的电已经用来带动鼓风机炼铁
花皑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