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老工人驯服了四米立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6
第2版()
专栏:

老工人驯服了四米立车
本报记者 舒倜
电钟的短针已经越过“2”字。天津市水轮发电机厂内到处是黑黝黝、静悄悄的,只有在一间不大的房里,还亮着灯光。这间房门上贴着一张狭长的白报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第二车间大型设备设计院”——出自工人的毛笔。房子里,几个老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熟练地移动着绘图尺,聚精会神地在设计大型钻床。人们劝他们回去休息,王贯甲回答说:“明天是礼拜天,睡觉的时间有着呢。”
我国第一台工人自己设计的四米立式车床,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这台重八十多吨的土立车,现在正在白天黑夜地赶制水轮机的大机件。
自己造
天津市水轮发电机厂在7月以前,主要是制造马车、糖果机和卷网机的工厂;7月以后,上级确定要它试制和生产水轮机和发电机。
要试制和生产一万五千瓩的水轮机,没有一台四米立车,是怎么也玩不转的。这种车床,要买新的,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厂党委会决定,要自力更生,不当伸手派。有人就议论说,四米立车嘛,要有五米立车才能加工,不要说自己不能设计,就是设计出来了,光靠厂里那些破破烂烂的旧床子也是做不成的!但是王贯甲、阎振波等老工人,都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大机床是小机床作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车,咱们用手捏也要捏出它一台来。
当工厂把四米立车的设计、制造任务交给刚由工人提升的车间副主任王贯甲,以及阎振波、钱保春、李金发、赵锡州、栾秉富、何家保、韩宝珠等老工人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光荣事儿。他们互相鼓励说:党这样信任咱们,咱们一定要完成。
四米立车是什么样子,组成设计小组的王贯甲等老工人们谁也没有见过。这真逼得他们坐也不是,立也不是,晚上翻来复去地睡不着。老工人们碰了几次头,问了厂里的好些人,还没有捉摸出来个模样儿。领导上知道了工人们正在为难,就支持他们说:“咱们自己捉摸不出来,出去开开眼界嘛!你们知道哪儿有立车,只要不出国,就到哪儿去。”
搭台“唱戏”
本来嘛,吹糖人还得有个模子儿哩,何况立车。工人们在领导的启发和支持下,跑遍了天津,又拐到了北京。但是他们所看到的立式车床,最大的只有两米半。在路上王贯甲等老工人就商量说,机器不管大小,模样儿反正差不离,回家就干吧!
一回到工厂大家就凑成一堆,开起会来。既没有图纸,也没有技术资料,每人就根据所见立车的形状,加上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心里最理想的立车。人们从四米立车的式样、结构和性能,从午饭以后一直研究到晚上八、九点钟。这样的讨论会开了好几次。大家在走路、吃饭的时候也常常研究起来;有时当互相不能说服对方的时候,就放下饭碗,走到院子里在地上画了起来,比谁的图样好。
老工人们有个共同的理想:自己设计的立车,一定要做起来方便,使起来顺手。经过反复研究争论,四米立车的雏形终于形成了。
洋式的四米立车,总共有二千三百八十五种零件。王贯甲等老工人们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厂内制造立车的设备条件,把准备设计的四米立车的零件减少到两百种。但是大家不会计算,也不怎么会画图,就去请一个技术员帮助设计。谁知这个技术员总不敢下笔,工人们问急了,他说“工人敢想敢干,作错了没有关系,我画错了可得负责。”大伙儿一合计,决定自己先画出它的外形尺寸,立车多大,就画它个多大的图,然后再按比例缩小。可是上哪里去找那么大的画板?于是老工人们找来了粉笔、皮尺,跑到院子里用两个手指头就地画线,画起了外形图。
那时,天气真热,太阳晒得大伙的背脊直冒油。可是王贯甲、阎振波、钱保春、李金发、赵锡州、栾秉富等老工人们,谁也不想休息。一个工人用手指比划出一种零件的大小,大伙儿一看,说是大了,他就把手指与手指的距离缩小;说是小了,又伸得大一些。一直到大家认为合适的时候,才用皮尺量出它的尺寸,在地上画出草图,再翻到图纸上。那末四米立车到底有多高呢?光用手指可就比划不出来了。王贯甲就爬到一层楼的房顶上,把皮尺从上面伸下来,大家凭着经验,确定了未来的立车的高矮。
当老工人们正在地上测绘四米立车的卡盘时,其它工人们下班了。青年人好奇,跑来看到地上划着那么大个圈儿,就楞头楞脑地问“这是那个工厂要来咱们厂里搭台唱戏”。老工人们笑了起来:“搭台!这是咱们厂的新产品!”于是,老工人们设计四米立车的事儿全厂职工都知道了。有的职工常来打听什么时候能做成,有的经常跑来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是也有个别人抱着相反的态度。
成功了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小组的个别成员也不是没有过顾虑的。四米立车,对这些既没有见过也没有设计过大型设备的老工人来说,毕竟是个艰巨的新任务。个别工人曾经耽心:这么大个家伙,做废了怎么办?有的工人搞着搞着,就有些信心不足,不敢再做了。工厂的党委书记、车间的支部书记,经常利用闲扯的时机,鼓励他们大胆地干下去。当设计小组做了立车的模型,工厂的领导上又帮助他们举行展出,发动技术人员和工人提出了近百条合理化建议,来帮助他们改进设计。当设计工作全部完成的时候,工厂的领导干部又带着他们,拿着图纸到天津大学和有关部门去请教,进一步帮助设计小组奠定制造四米立车的信心。
在制造四米立车一开始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件重大的困难:要制造,必须首先作铸件木型,当时木型工人们没有做木型的红松。于是,设计小组的工人们改变了四米立车的外形设计——把有些大型部件由圆形改为方形,木型工人们就破天荒地用三合板作成了大型部件的木型。在加工的时候,工厂没有大型设备,设计小组的老工人们就在四米立车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让它自己加工自己。
这台四米立车从设计到全部做成,总共只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制造的成本比进口的便宜了六十多万元。这台自动化的四米立车完全可以保证试制和生产一万五千瓩水轮机的质量,而且加工的能力比洋机器要大的多。
四米立车制造成功以后,设计制造大型设备的神秘观点被冲破了。现在全厂的职工,从厂长、厂党委书记到炊事员,都在设计和制造各种各样的机器来武装自己。设计组的工人们也信心百倍地把设计组改成了设计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