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关系生产跃进、妇女健康、孩子幸福的一件大事 细心爱护妇女劳动力 红光、东方红公社采取措施确定制度多方照顾妇女特殊利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7
第1版()
专栏:

关系生产跃进、妇女健康、孩子幸福的一件大事
细心爱护妇女劳动力
红光、东方红公社采取措施确定制度多方照顾妇女特殊利益
本报讯 四川省郫县红光人民公社关心与保护妇女健康,多方面照顾她们生理上的特点,使全社妇女做到劳逸结合,得到较充分的休息,大大提高了女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社生产。
红光人民公社是一个有六万多人的社。全社有劳动能力的社员共计三万二千多人,其中妇女一万四千多人。大跃进以来,女社员们积极参加劳动生产,前一时期公社抽走了一万二千多男劳动力上山炼钢炼铁和办地方工业,妇女就成为农业劳动的一支主力军。
半年多来,红光人民公社采取许多措施照顾妇女的健康。在农活分配上,一般重活都尽量由男社员去做。在劳力组合上,尽量男、女配搭或以强带弱。在出工时间上,有些妇女需要料理一些家务,出工可以稍迟。公社还规定妇女每月休假比男社员多一天(共三天)。体弱的妇女一般不参加农忙时的夜战。
为了适应妇女生理上的特点,对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的女社员,公社首先推行了“三调三不调”的制度,即:月经期妇女除休假外,调干活不调湿活(水田农活);孕妇(八个月以内的)调轻活不调重活;哺乳期妇女调近活不调远活。同时,全社实行了两种保证她们休假的办法:以生产队为单位,每天调工时空出一定名额,对女队员采取轮流调工办法,保证女社员在月经期得到休假;二、每个女社员发给“特殊牌”,遇有经期或怀孕,女社员即把牌交回,以便调工时掌握。对产妇除给四十天产假外,在生活上公社发给一定数量的糯米,较多的油、肉和蔬菜,由产妇自己开伙。
此外,公社还采取各种办法办好全社三百多个托儿所和幼儿园,使妇女们安心生产。有些生产队还改进了一些农具,便于妇女使用。
从去年冬天起,红光人民公社(当时是四个乡的农业社)的妇女就参加了田间劳动。但部分干部和男社员对妇女劳动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些人认为“男女平等,男的女的一样干才真叫平等”,有人看到妇女要求请假就认为“妇女罗苏”,甚至说她们“偷闲躲懒”。而不少干部也认为任务紧,照顾妇女会影响生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妇女坚持干重活或不休息。今年春耕最紧张的时候,原红光农业社就有一些妇女因劳累而患妇女病,影响了生产。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上级党委的重视,通报各乡检查。在乡党总支的领导下,原四乡都先后召开了干部会议,检查了忽视妇女劳动保护的思想,展开一场鸣放辩论,中心是:“妇女劳动力需不需要爱护”、“妇女身体坏了对生产有无影响”、“怎样安排妇女生产”。通过说理算账,结合对妇女健康调查的事实,有力地批判了各种错误论调。随后,四个乡便先后根据群众意见,订出各种制度,切实保护妇女劳动力。
对妇女健康的关怀和爱护,大大增强了妇女们的体质,提高了她们的生产积极性。全社妇女出勤率从过去的90%左右增加到经常保持98%左右。最近农活最忙的三秋工作中,在以妇女劳力为主的情况下,全社大部耕地深翻了一尺五以上,按时赶上了季节,成为全县先进公社之一。
(于竞祁、刘宗棠)
本报长沙16日电 湖南省浏阳县东方红公社党委采取许多积极措施,注意妇女的特殊利益,保护妇女身体健康,大大发挥了妇女的劳动潜力。妇女每天出工人数由公社刚成立时的七千五百多人增加到一万五千六百多人。
这个有一万多户、六万多人的公社,妇女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一万多人,占全公社劳动力的40%。10月中旬,该公社自办小型水泥、炼铁等工厂和支援外地的劳力需一万六千多人,十几万亩农作物要收要种,大量土地需要深耕,因此,安排妇女劳动力成为当时的迫切问题。
公社党委为了合理安排妇女劳动力,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解决妇女的特殊困难。对妇女出工,规定三调三不调的制度(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在休息上每月四天假期(男劳力二天假期)。假期、做干活、干轻活期的工资照发。孩子病了,必须亲自照顾的,可以请假,一般短期的假不扣工资。公社还以大队为单位建立了十七个妇产院,产妇的产假有四十八天,在这期间内工资发一半,产后由公社供给产妇三斤糯米、二十个鸡蛋、五斤肉等。公社的产妇院都办得很好,有临产室、婴儿室,伙食也做得很好,产妇在这里可以经常吃到红萝卜、大白菜、鸡蛋、猪肉等富于营养的副食品。
为了使妇女哺乳方便,公社就在食堂成立托儿所,并把妇女安排在食堂附近干活,使她们便于喂奶。目前,全公社建立了这样的托儿所有近六百个,受托的婴儿五千多个。
为了减少母亲对小孩的牵挂,公社党委对幼儿园的工作很重视,先后轮训了三次保育员,派了很多党、团员、积极分子去担任幼儿园的工作。五十个幼儿园的伙食也办得很好,小朋友两天可以吃一次小荤,每月可以吃到四次肉,每顿能吃二三个菜,孩子都长得白白胖胖的,个个天真活泼。
为了解决妇女出工,家里的洗衣、补衣、做鞋,公社组织了二百多人的缝纫组,每个连和排设补衣组,还建立了制鞋工厂。渡头大队渡头中队制鞋厂十四个妇女,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做好一百多双鞋子。(附图片)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喊叫水人民公社回族妇女已摆脱封建束缚,参加劳动。这是她们在地里吃午饭。右边是生产队长田凤礼,去年她还被公婆关在家里,现在是深翻地的劳动模范。 新华社记者 齐观山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