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芜湖专区:抗旱追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7
第4版()
专栏:

芜湖专区:抗旱追肥
据安徽日报消息 安徽芜湖专区每天有二十六万多人结合田间管理投入抗旱旺苗运动。从本月初到12日止,已有一百一十多万亩受旱的大、小麦和油菜受到了一次灌溉,被灌溉的夏熟作物,迅速由黄转青,未出苗的种子也迅速发芽出土。
芜湖专区各地从11月中旬到现在有一个多月没有降雨,严重的威胁着夏熟作物的生长。已出苗的部分大、小麦和油菜已由青变黄、萎缩瘦弱,一部分迟种的麦子出不来苗。这种情况发生以后,各级党委便领导群众立即掀起了夏熟作物的抗旱旺苗运动。南陵县全县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旱旺苗运动。受旱的十八万多亩大、小麦和油菜,到10日止,已全部浇灌一次。宣城县从月初到现在,每天都有一万七千多人结合田间管理进行浇灌,已有二十万亩受旱作物受到一次灌溉。为了使被浇灌的夏熟作物不受冻害,全区各地在浇灌时一般都采用一担水兑五、六瓢粪和每担水掺二、三两肥田粉的办法。
各地进行的抗旱旺苗运动是在解决了不少思想问题后开展起来的,其中遇到的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是,不少干部存在着“麦子怕涝不怕旱”。南陵县委在发现这种抵触情绪时,一面总结了小麦“五肥”“六水”的高产经验,说明麦子既怕涝也怕旱,同时又规定各公社队长以上干部每人浇灌一块麦子作试验。结果凡是经过浇灌的麦叶子一天就由卷伸直,迅速由黄转青,未出苗的,两、三天后也很快发芽出土,而且出苗率很高。如县委第二书记钱增在家发公社搞一块试验田,一半浇灌,一半未浇灌。第二天浇过的麦叶子放直返青,未浇的还是萎缩发黄。全县就以干部的试验田为样板召开了现场会议,从而迅速地掀起了浇灌热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