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从八怕到不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7
第8版()
专栏:

从八怕到不怕
四川苍溪县彭店公社保育员 宋其英
我们乡里原来办了两个日托幼儿园。今年9月全乡成立一个公社后,实行了“三化”。各家这山那岭居住分散,出门就是爬坡上坎。周围五、六里远,保育员不可能一一接送,这就必须家长一天跑三趟。接来送去的,直接影响到大人按时出工。夏天更恼火,太阳晒得火辣辣的,特别是中午,打着赤脚的孩子,简直不敢挨地,头上也像火烤。下雨路更难走,幼儿园也只得下几天雨就放几天假。孩子们随着大人早起晚睡,也严重地影响了身体健康。因此家长们纷纷要求建立全托幼儿园,有的还向党支部再三申请。
事情总不是那么顺利,虽然大多数人愿意,少数人还是有不同程度的顾虑,特别是独子或对孩子溺爱的家长,不是妈不愿就是爹不准。一般家长主要有八怕:一怕小孩吃不饱,吃不好,饿饱不匀,冷热不均;二怕孩子盖不好被盖;三怕孩子吵嘴打架;四怕孩子跌崖落水;五怕天气冷烤不上火;六怕孩子生病没人管;七怕天气变化无人加衣服,孩子要受凉;八怕教师不耐心不公平。
党总支和妇联组织就召开了党团员、干部、妇女、老人、家长等一系列的会议。经过两天的充分发动,原计划收托三十个孩子,结果有六十二个孩子报了名。这样,全托幼儿园便建立起来了。
孩子刚入园,由于所受家庭教育的不同,性格也不一致。有的娃儿不离大人,前头送来,后头又跑回去,大点的孩子耍不惯到处跑,小的朝着自己来的路叫喊,有的孩子一天瞪着眼不开腔。总之乱糟糟的,吵的吵,闹的闹,嚷成一团。到了晚上就更淘气了,有的要婆婆,有的要妈妈,有的要背,有的要抱;这个睡着了,那个又醒了,这个要屙屎,那个要撒尿。我们没有办法,只好背了这个又抱那个,直到每个孩子都入睡。后来我们渐渐熟练了这项工作。我们用泥巴、竹子、纸壳等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玩具,带孩子们上山采野花,扯野草喂兔子,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又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我们又抽时间到完小学习歌舞,回来教给孩子。目前孩子们不仅能唱“社会主义好”“东方红”“幼儿园”等十几首小型歌曲,还会跳“摘棉花”“点小麦”等十几种舞蹈。我们又将孩子分作两个班,选了班长,吃饭编了席桌,选了席长,席位、碗筷等都固定给孩子。他们再也不像以前那么不听话了,晚上自己到各人安置的铺位上睡觉,吃饭也有秩序了。我们不仅注意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观念,还注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劳动习惯,比如添饭、洗脸、洗碗、洗脚等,简单的日常生活,孩子们都能自理了。在完小的帮助下,幼儿园现在已建立起较正规的课程。至于家长们的八怕,现在一怕也不怕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