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假团结难掩真矛盾 北大西洋集团暗斗变明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8
第5版()
专栏:

假团结难掩真矛盾
北大西洋集团暗斗变明争
新华社17日讯 巴黎消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会议16日下午讨论所谓“政治协商”问题,秘书长斯巴克在会上呼吁与会各国加强“合作”,但是讨论过程却像爆破的脓疮,一下子就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部你死我活的矛盾暴露了出来,这使美国发言人竭力吹嘘的所谓会议在柏林问题上的“团结”黯然失色。
会议是秘密举行的。据会议发言人说,斯巴克首先作了关于“政治协商”问题的报告。
斯巴克说,自从去年9月的理事会会议以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国际形势一直进行“紧张的政治协商”。他认为,在对苏联关于最高级会议的建议的答复方面,北大西洋集团各国的“协商”是“成功”的。但是他接着说,在美、英军队在黎巴嫩和约旦登陆以及在“金门问题”上,“协商”就“不那么成功了”。斯巴克对于这一点避免加以解释,因为他深怕触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伤疤。
斯巴克主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协商”不要限于讨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地理区域范围的问题,他呼吁各成员国“在对一些问题采取具体的立场以前,先进行磋商来拟订共同的观点”。在这以前,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的行动以及美英在黎巴嫩、约旦的干涉被这个集团的一些国家指责为缺乏商量的行动。
斯巴克最后建议成立由高级官员组成的委员会,以便对“政治协商的准备工作给予更大的注意”。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也谈到了要加强“政治协商”的问题。他表示,“美国完全愿意把它的任何政策都提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讨论,并且愿意考虑我们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伙伴们对这些政策提出的任何意见。”据说,杜勒斯所以开出这张空头支票,目的是想缓和一下其他成员国,特别是法国对美、英两国垄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领导权的严重不满。杜勒斯15日在同法国总理戴高乐会谈时,戴高乐就明白要求建立美、英、法三国的“领导核心”,以便法国在西方世界享有更大的发言权。但是戴高乐这个要求已遭到拒绝。
西德、丹麦、挪威、希腊和土耳其等国外交部长(大臣)在发言时着重指出了以西德、法国为首的欧洲“共同市场”六国一方和以英国为首的主张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欧洲经济合作局”其他成员国为一方的冲突的严重性。他们对这一局面表示十分忧虑,并且以这一种或那一种方式说:“如果西欧在经济上陷于分裂,那就很难保持军事联盟”。
冰岛代表就捕鱼范围问题发表声明说,他的政府对英国和冰岛之间的“紧张局面”感到“遗憾”。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马上回答说,如果冰岛的要求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么“让我们告到国际法庭”。
希腊外交大臣阿维罗夫说:“我知道你们想(在会议上)提出塞浦路斯问题,但是我不准备这样做”。消息说,阿维罗夫的这些话显示了希腊对这个美国挟持的集团组织的戒心,也表示他对于由这一个集团组织“调解”塞浦路斯问题丧失了信心。
会议通过了斯巴克的报告,但是没有就引起争论的任何实质问题达成什么协议。
会议接着再次讨论柏林问题,拟定关于这个问题的公报。据说,杜勒斯又发表冗长讲话,再一次叫嚷西方在柏林问题上要“绝对坚定”。
这一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处向会议提出了一个关于非洲的所谓“形势文件”,这个文件对西方迅速失去对非洲的控制表示惊慌。文件在苏联“渗入非洲”的幌子下,恶意攻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和刚刚在阿克拉闭幕的全非人民大会,反对非洲国家“走向中立主义和民族主义”。鼓吹各会员国一致行动,来对付非洲蓬勃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