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美国的狗腿子斯巴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8
第5版()
专栏:新闻人物

美国的狗腿子斯巴克
北大西洋集团的秘书长斯巴克,在巴黎会议上又高唱起什么这个集团成员国之间加强“合作”和“协商”的调子来了。这不是斯巴克第一次唱这种调子,也不是最后一次,每当美国统治集团需要的时候他总会这样唱的。
人们几乎可以经常听到斯巴克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总是同杜勒斯的调子如合符节。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分崩离析,杜勒斯大嚷大叫要“相互依赖”来“取代独立”的时候,他就竭力要求某些国家放弃民族主义、服从“超民族控制”。当杜勒斯企图加强对西欧的控制的时候,他就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文章大声疾呼:“西欧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美国,欧洲就不能存在。这个事实是不需要进一步证明的。”当杜勒斯策划在西欧建立美国导弹基地时,他连声称诺:拒绝原子武装是愚蠢的!当欧洲各国人民要求美国军队滚出去的时候,他吓唬人说:“美国军队撤出欧洲会产生致命的后果……”。
这几年来,几乎是一步一趋地遵循着美国的外交步调的这位北大西洋集团的秘书长,已被人们恰切地称为“美国在北大西洋集团的管家”斯巴克先生。
斯巴克出身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大资产阶级的家庭。斯巴克在布鲁塞尔大学法律系读书的时候,就开始了政治投机,参加了社会党。毕业以后,他曾以社会党“左派”的面貌出现,但在1935年比利时煤矿工人大罢工斗争中,斯巴克的假面具就撕破了,他竭力拥护樊齐兰内阁对待罢工的反动政策和“消灭比利时阶级斗争”的主张。政治投机家斯巴克也就因而在1935年—1936年先后担任樊齐兰内阁的运输邮电大臣、外交大臣。1938年还出任首相。1939年9月再度出任外交大臣。真所谓飞黄腾达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阴影笼罩的日子里,斯巴克的态度是亲德的。希特勒的铁蹄践踏比利时后,斯巴克就向纳粹卖身投靠,他没有得到占领者的青睐,不过,不要紧,斯巴克替法西斯效劳的机会并没有消失,由于斯巴克立过促成比利时在欧洲国家首先认识弗朗哥政权的功劳,弗朗哥收留了斯巴克。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德国特务首脑希姆莱,也正在西班牙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斯巴克惴惴不安地回到比利时,日夜担心人们要清查他与德国法西斯的关系。但是,结果却是一场虚惊。斯巴克不仅得以逍遥法外,而且居然还走了红运。正被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吓得发抖的比利时社会党人,欢迎了斯巴克,把他抬出来,充当反对工人运动的急先锋。于是1945年2月,斯巴克出任社会党范阿克内阁的外交大臣,后来又登上了总理的宝座。1946年还被选为第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斯巴克是不会满足于这一地位的,他从华盛顿和华尔街那里找着了新的主子。作为比利时的大资本家、“全国军火制造厂”和“迪尔汽车工厂”的大股东,斯巴克同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本来就有联系。凭着这一姻缘,他充当了美国的代理人。他积极支持和参加了美国在西欧拼凑各种侵略组织的活动,如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西欧联盟,缔结巴黎条约等。从1949年起,斯巴克先后担任了联合国大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洲委员会和该委员会的部长会议及咨询议会、欧洲联邦运动的主席。1952年起任欧洲煤钢联营主席。1954年4月起再任外交大臣,直至1957年4月改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爬得这么快,这么高,斯巴克俨然以“国际政治家”自居了。
曾有人向斯巴克提一个最合斯巴克的心意的问题:在他一生中什么时候才算达到了宦途的顶点?他耸耸肩膀回答说:“这样的时刻还没有到来。”的确,斯巴克现在的境遇,已经不是他鄙视“小小的比利时”的时候所可比拟的了,他已经同“大西洋的事业”、同大西洋彼岸的主子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
(乐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