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既传授生产经验 又讲解理论知识 老工人技术员合作讲课好处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8
第6版()
专栏:

既传授生产经验 又讲解理论知识
老工人技术员合作讲课好处多
本报讯 上海冶炼厂举办的业余冶金学院,由老工人和车间技术员以多种多样方式合作讲课,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技术理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种土洋结合的教学方法,工人称之为“唱双簧”,得到一致好评。
这个学院每次上技术课,一般都由车间技术课教研小组确定讲课的内容。车间技术课教研小组是由车间主任、老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他们根据当前生产任务和学员的需要,规定讲课内容范围,编写讲义提纲,并且决定讲课人选。老工人备课后,即在小组里试讲,由技术人员作补充。上课时,技术人员先简单说明这一课的重点和要求,或从理论上讲一些原理、公式,接着由老工人讲解。
在反射炉旁工作十三年的第二车间值班炉长沈勤昌,对炼铜有丰富的经验。他同技术员杨云龙一起在新工人班,讲了快速炼铜和黑铜冶炼操作方法等好几次技术课。沈勤昌不仅每次详细地讲了操作过程、技术关键问题,而且说明了许多为什么。比如他从加铜的炉门先后谈到炉子温度问题,进一步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讲解了温度与炉龄的关系。他讲得头头是道,工人们听了都很满意,说这些老工人讲的,比过去技术人员讲的好懂得多,而且马上可用到生产中去。
有些技术课,是先由老工人讲生产实际经验,后由技术人员归纳提高到理论上来加以阐述。有时在“双簧”唱过以后,由工人发问,找出疑难问题,让听课工人一起相互答辩,然后综合归纳阐明道理,这样也打破了“我讲你听”的老方法。第三车间老工人杨阿根在讲解“提高电流效率”这一课时,他结合自己的操作经验,又生动又具体地解释了影响电流效率的两个主要原因:漏电和短路。学生们听后提出一些疑问,杨阿根和在座听课的几个老工人一起作了解答。问答中,老工人不仅讲出许多操作方法以至如何检查设备的实际经验,而且讲了在操作中大家一直不大注意的铜杆发冷的原因。最后技术员从理论上作了综合解答,并且补充说明了铜杆发冷与影响电流效率的关系。大家一致认为这一堂课真好,既有理论又有实际,解决问题。
今年9月,这个学院开学时,原来聘请的技术课教师都是技术人员,教学内容偏重技术理论,强调系统提高,与当前生产实际很少联系,因此许多工人听了没有兴趣,甚至有的干脆不去上课了。工厂为此作了专门研究,确定技术课以当前生产的关键问题为教学内容,同时按照“能者为师”的原则,发动老工人、先进生产者担任教师,或者与技术人员合作教课。但是有人认为工人只会做工不会讲课,怀疑老工人真能当教师。现在两个多月来,全厂已有二十一个老工人开了课,各车间的工人都非常欢迎听他们的课。好几堂课,课堂里挤满了人,连窗外都站满了人。许多技术人员也都信服地说工人上课上得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