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能者登台讲课 工人挥笔写书 上海华富齿轮厂依靠群众解决师资、教材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8
第6版()
专栏:

能者登台讲课 工人挥笔写书
上海华富齿轮厂依靠群众解决师资、教材问题
本报讯 只有一百多职工,没有一个工程师、技术员的上海华富齿轮厂,在上海大办业余教育的高潮中,办起了一所齿轮中等专科学校,依靠发动工人群众自己编书自己讲课,解决了师资和教材问题,把学校办得很好。
华富厂虽然厂小人少,却有很大的志气。这个厂今年只能生产一千台机床所需的齿轮,明年就要生产四万多台机床所需的齿轮。不仅产品的数量增加了,而且技术要求也提高了,要大量生产过去从未做过的高级、精密的齿轮。要实现这个艰巨的任务,最大的困难是技术力量不足,因此新老工人都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中共上海市委发出厂厂办学的号召以后,这个工厂的职工们便自力更生、白手起家,欢天喜地地把自己的业余齿轮中等专科学校办了起来。一家三代做工,连学校都没有上过的厂长王兴业,现在既是这个齿轮专科学校的学生,又担任了校长,还和党支部书记一道担任了政治课教师。十四个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工人负责上技术课,艺徒、检验员、科室人员等负责上文化课,教师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学校办起来了,教师也找到了,教材可成了大问题,特别是技术课没有教材讲不清楚,学员一般文化程度都比较低,能听不能记,日子一久渐渐忘了。工厂领导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发动群众根据自己的生产经验自己来编写教材。为了打破编写教材的顾虑和迷信,全厂工人、干部就“书本知识从哪里来”,“工人能不能著书立说”等问题开展了一场热烈的学习和讨论。迷信自卑思想一打破,讨论会马上变成了自报互报写书的群英会。书目有了,编书的原则也讨论了出来:对社会主义起促进作用的先进事例要写,基本的技术操作要写,点滴的个人经验、参考书本上有用的理论也要写。沈泉生老师傅是钳床能手,自己不会写,就用口述,学徒工张关发有初中文化水平,就帮他记。项守辉老师傅有钻床经验,也能写,但不够通顺,科室人员就帮他在文字上加工。高保林老师傅负责编车工教材,他画图画得很好,就多画些图来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这样经过一周的苦战,就编出了三十七套技术课教材。这些教材内容都很丰富,既有实际,又有理论,有图画,还有习题。老师傅上课时一面讲解,一面表演,学员们反映十分好。
老工人不仅会讲技术课,还善于在技术课中结合思想教育。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讲自己在旧社会做工如何挨打受骂,吃尽苦头;待新工人学到一点技术,他们又讲新旧社会的对比,鼓励青年工人在今天这个好的学习条件下,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努力学习。老工人的话使青年人深受感动,有些小伙子原来下班就想到外面玩,现在也能自觉地坚持学习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