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人人要当巧干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8
第8版()
专栏:

人人要当巧干家
何继光
在大跃进中,登封人民提出的口号是:“敢想、敢干、巧干、实干”。这“巧干”二字提得再好也没有了。
人民群众是最赞扬巧干的。巧手、巧脚、巧力、巧劲、巧姑娘、巧媳妇、能工巧匠、巧夺天工,这些都是被人民群众所称颂、所仿效的。它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巧”;只有“巧”,才能干大事。大跃进以来所出现的许多奇迹,不都是与巧干分不开的吗?由于大搞钢铁,劳动力缺少了,群众就想出巧法,实现车子化消灭肩挑;车子太沉,次劳力推不动,群众就又想巧法改进它,实现胶皮化和滚珠轴承;由于粗肥太费力,群众就能想巧法大造化肥、菌肥。群众还能想出“种得少,种得好,产量高”的粮田“田园化”。甚至食堂里切菜这件小事,群众也要想法实行土制机械化。诸如这些,举不胜举。人民群众是最能知道巧干的重大意义的。
要尽快地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就要求十倍、二十倍,以至百倍地提高生产率,采取的办法就是巧干。巧干就是要改进工具,改进操作和组织方法,使在同样的时间内干更多的活和完成同样的任务而减少劳力。巧干,一句话说穿了,就是党中央所提出的四个大字“技术革命”。
巧干和蛮干完全不同。蛮干主张凭力气,推它三百斤,挑它二百斤,没日没夜的干。这种勇气,这种热情,是值得赞扬的。但这种干的办法,却非长远之计。要干劲加钻劲,这才是长远之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就说你一天干十四个小时,推它三百斤,干上十昼夜,但是以后呢?没劲啦,又怎么办呢?累病了还得休养。建设社会主义并不是三天两日的事,工作紧了,突击两三天,何尝不可;但从长远打算,老是这样就不是办法了。可是有的干部对这点还想不通,他们发愁的说:“我的老天爷,黑夜不突击咋能完成任务!”其实,群众可通啦。他们说:“别看连天彻夜的赶,实际不出活。”登封有句俗语叫:“轻来轻去搬座山。”中国还有句老话叫:“四两拨千斤”。这都是说,只要你想巧法,使巧劲,纵然你出力小也能搬大山,拨千斤。
巧干必须坚决反对保守。保守主义者对于各种巧办法都不信。他们看看这个,说:“这,怕不中吧?”;看看那个,说:“这,嗯……”摇摇头。他们是死气沉沉的干,墨守成规的干。巧干就是从旧办法想出更好的新办法,所以他们总是反对的,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这些死对头。有些只主张苦干,而不相信巧干的人,自然有他积极热情的一面,但也有保守的一面,这就是不相信“巧”,其实只有“巧”才是达到多快好省的好办法。
巧干不等于乱干。不是随随便便心血来潮想起一个办法就干,也不管办法如何。而是要克服许多困难,充分研究,使想出来的办法达到“巧”。是“熟能生巧”,而不是“生能生巧”。要首先经过实践,了解事物的特性,研究各种条件,掌握事物本身的规律,也就是要分析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生巧”。所以,要巧干就必须反对“懒汉”。懒汉说:“庄稼活,不用说,人家咋做咱咋做。”这种人就像车轱辘,推推动动,拨拨转转,指望他们来建设社会主义是不行的。必须反对懒汉,提倡巧干,提倡人人成为巧干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