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彝族的好姑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8
第8版()
专栏:

彝族的好姑娘
格来
在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上,有一个二十岁的彝族姑娘。知道她事迹的人都很受感动,都称她是彝族的好姑娘。
她的家乡——贵州水城白腻乡,到处是崇山峻岭,山高地旱,田里很多庄稼都长不好,有名的“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穷乡僻壤”。解放前,她的一家人一年到头,顶星星,戴月亮,种着几块望天水田,遇到天旱,连种籽都收不回来。她的父亲因交不上田租,给地主扛活,从石岩上摔死了,留下母女幼弟,无依无靠,经常受冻挨饿,这样的苦日子一直熬到解放,她们才见着了太阳。
为了彻底改变山区的面貌,党支部决定在观音山峡谷修筑一座可容纳八十万立方水量的蓄水库。这个工程非常艰巨,要劈开一座大石山,炸掉上百万的石方,才能筑起拦水大坝。今年2月间,何献珍第一个响应党的号召,在大雪纷飞的季节里,她带动了三十七个妇女参加了劈山的突击队,和其他民工一道,开进了观音山峡谷,在人迹稀少的荒山里,搭起了工棚,开始动工修筑水库。她们初到那里,看到积雪数尺,冰柱挂在悬岩上,许多人都有点胆怯。何献珍想,如果人不上石山,石山永远是石山,石山自己不会变成水库。她向妇女们说:“我们失败不灰心,成功才甘心”。说完,便带头上石山,腰间束了一根粗绳子,两手攀着峭壁,吊在崖上打炮眼。何献珍的头发经常冻结成像筷子一样粗的冰棒,衣服冻成了冰壳,脸和手冻裂了,别人叫她下来休息,她说:“寒风能吹冷我的身体,但我的心永远是热的,我们今天在这里多吃点苦,就是给人民多创造点幸福。”
何献珍的顽强意志感动了工地上的民工们,许多人提出:何献珍能上石山,我们也能上,于是个个报名要求上“虎山”做“虎将”,学习何献珍不畏惧艰险的战斗精神。在劈山打炮眼中,妇女突击队的队员们发挥了高度地突击作用。何献珍为了提高工效,她和别的同志一道进行技术革新,在短短的几天中,创造出了空中运石机、打石机、脚踏打夯机和压坝等九种先进工具。其中光空中运石机一项,一天就能节约三千五百多个劳动力。这样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一座大石山很快被劈开了。她们这支突击队完成了主要的劈山工程。中共水城县委的领导同志亲自到工地进行指导,更鼓舞了大家的干劲。何献珍坚决表示:“水若不入田,人就不回家。”在五个月的突击中,何献珍几次受到了党和工地指挥部的表扬和奖励。她愈加虚心积极,每天很早爬起来,带领着整个突击队员劈山筑坝。
有天夜里,何献珍从水坝上走回工地宿营地,看到水库快要建成,四千五百多亩旱地,转眼就要变成明光光的水田,她心里乐滋滋地唱起山歌:
千里悬岩劈成沟,
万里岩脚水倒流,
千方百计修水利,
子子孙孙不受苦。
半夜里,她刚刚入睡,就来了暴风雨,后来雨越下越大,风越吹越猛,工棚被狂风吹得四分五裂,宿舍里到处水汪汪的,连煮饭的锅里也填满了泥沙。这时她突然听到山谷里传来了一阵山崩地裂的声音,工地指挥部发出紧急护坝的集合命令。何献珍一脚蹬开被子急忙披上衣服,向水坝冲上去。她刚出工棚,就被暴风雨吹倒了几次。山洪到处奔流,工棚内也成了河流,铺盖被水卷走了。何献珍顾不上从洪水里打捞行李,挣扎着从洪水里爬起来,继续冲上前去。一到坝上,水库已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护坝的人们抢挖了几条溢洪道和拦洪沟,但怎么也挡不住汹涌的山洪。洪水继续在坝顶上翻腾着,通往闸门的道路也被洪水冲断了。闸门仍然紧闭着,开闸门的保险链索紧拴在一处石岩上。人下不去,闸门拉不开,洪水就没法排出。坝上的人们紧张极了,眼看着坝基就要冲垮了。这时她突然看见了岩上的链索,心里怦怦地跳着,面前黑茫茫的一片汪洋,山洪像脱缰的万马在奔腾着,一不留神洪水会把人卷入洪峰里。但她一想到田里的禾苗,乡里的人们正急待着水去灌田,就什么也不顾,飞奔上去,一个纵身,从几丈高悬崖的荆刺丛中跳下去。当她扑到链索旁边时,岩石像锋利的刀刃一样割裂了她的腿,脸上也被荆刺刺开了一道道的裂缝,鲜血淋淋,身上的衣服都撕成了碎块。她起初使劲拉着链索,但怎么也拉不开,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最后,她使尽全身的力气,脚蹬着石岩猛一使劲,闸门拉开了,洪水很快从闸门冲出去。当护坝的人们赶来时,何献珍精疲力竭地昏迷过去了,双手还拉着链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