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不宜出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9
第8版()
专栏:

“不宜出行”
董逢亚
假设,真的有什么黄道日或黑道日的区分的话,那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对于美国老爷们都是“不宜出行”的。至于闰年的2月29日那一天怎么样,现在还说不定。
副总统尼克松、国务卿杜勒斯、杜勒斯先生的“贤弟”——那个搞特务工作的,以及被尊称为“善于处理困难问题的能手”的墨菲,在不同的日子里,到过不同的地方,但是,却都碰到了程度不同的霉气。重的是臭蛋,石块,烂西红柿,轻的是黑纱、标语。
最近,美国助理国务卿朗特里,又以美国特使的身份到了伊拉克。受到了怎样的“接待”,抄几段电讯给大家看看吧:
法新社说:朗特里到达巴格达机场时,曾不得不绕道进城。但是,绕也绕不过。“好几千人聚结在机场,警察不得不护送朗特里从后门离开,通过两旁站满了怀着敌意的示威者的大街,一直送到美国大使馆,美国大使馆看上去像一座兵营,花园里驻有装甲部队。”“群众包围了他的汽车,对汽车吐唾沫。”
路透社说:“本来他要用代办的车子,他昨天就是乘代办的车子从机场前来的”。但是,“这辆车子的风挡打碎了,这显然是在昨天被示威者用土块掷车子时打碎的。”还有,“报纸和公众都已经用了四天的时间来谴责他的访问,要求他滚回去。”于是,美国大使馆官员们“表示不快”,而朗特里也感到难过了。
美联社说,“伊拉克的青年暴民(请读者注意,只有美联社称他们为暴民)纷纷以泥球、鸡蛋和石头向朗特里投去,但是都没有打中他。暴徒高呼‘朗特里滚回去’。”因此,美国国务院表示“遗憾”。
最后加一条东方的消息吧:伊拉克的“革命报”评论说:朗特里昨天逃离了群众,虽然群众决没有想伤害他,只不过是打算向他吼几声“滚回去”而已。这家报纸问道:美帝国主义想要伊拉克做些什么?“他们是不是想要伊拉克放弃它的自由、民主的民族政策,而回到受奴役的状态。这样,我们为什么要革命?”
“不快”也罢,“难过”也罢,“遗憾”也罢,又顶什么用?难道伊拉克人不应该这样对待要他们“回到受奴役状态”的“阴谋和战争的使节”么?
读着这些消息,除了对伊拉克人民的正义和英勇斗争表示钦佩以外,还感到十分高兴,因为,它使我们看到:“纸老虎”除了在战场上可以戳破以外,在另一种场合也是可以戳破的;问题只在于要人们去戳!
“不宜出行”的日子,自然“很不好过”。但是,既然“一天天烂下去”,又怎能不这样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