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读者中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19
第8版()
专栏:读者中来

读者中来
刊物新风
“工农刊物工农办,工农写稿工农看,刊物办得好不好,依靠工农来评判”。这是“北京文艺”编辑部的“告读者”里的末尾四句。他们不但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了,在十月号“北京文艺”上就刊登了七八篇工农的作品,差不多占了本期上一半的篇幅。这种既说就办的作风,是共产主义的作风。只有刊物上多登工农的作品,才能更进一步引起工农对刊物的热爱。
要掀起广泛的群众创作高潮,把文化革命继续推向更高潮,就必须发动广大群众来写作,特别是发动工农群众来进行写作,在刊物上就应当用更多的篇幅刊登工农的作品。我希望各个刊物都应像“北京文艺”这样彻底面向工农群众。
(太原机械学院学生 烽火)
加印主要人物表
我建议出版长篇小说时,在书前加印作品中主要人物一览表。
近来读了“小城春秋”、“红日”、“青春之歌”和“上海的早晨”几部长篇小说,因为是抽空断断续续的阅读的(我想也有不少读者是利用空闲间断读完长篇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前后出现的人物易于遗忘,读到后面要重新往前面翻、查照人物,才能回忆得起来。假若出版社能对主要人物简要介绍,对读者阅读就有很大的方便了。 (驻南京部队 周初元)
多出普及本
中国青年、解放军文艺等出版社,将几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印制成一部分普及本发行后,很受我们这里读者的欢迎。因为普及本的字迹清晰,纸张也好,价格又便宜。不但爱好文学作品的同志喜欢它,而且一些以前很少买书看的同志,这会一个人一次都买了好多种。
出版社这样做,是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的,希望各个出版社都能像他们这样做。(山东昌潍专区民警大队 李元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