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原盐空前丰收 大搞综合利用 盐场争作“多面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0
第2版()
专栏:

原盐空前丰收 大搞综合利用
盐场争作“多面手”
新华社19日讯 今年盐业生产空前丰收。根据到11月为止的统计,全国原盐生产已达九百七十六万多吨,预计到年底可以完成一千零十七万吨,比历史上丰产年1957年的实际产量增加23%。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都出现了每公顷单产二百吨以上的高产田。淮北今年气象条件和去年相差不多,但产量却比去年提高44%。原盐质量一般也比去年提高,如塘大盐场第一分场出产的盐,平均氯化钠含量达到89.7%(有水化验),比去年提高1.3%。
今年在综合利用盐业资源方面成绩也很大。全国各盐场都出现了大搞盐类肥料、研究试制化工产品和增加新产品的热潮,各盐场几乎都生产出了盐类肥料,试制成功的新产品有一百多种,其中还包括有尖端产品。原盐资源综合利用,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而且也改变了盐业企业本身的单一生产的面貌。
制盐工业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技术比较落后。今年全国十六个省的产盐区几乎都出现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职工们在运动中提出了有一定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四万五千多件,比去年多十几倍,其中属于发明创造的有六千多件。这些发明创造,使我国制盐工业向机械化、半机械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河北汉沽盐场职工三个月创造和改制了八十七种工具,成为全国盐业技术革新运动中的一面红旗。这个盐场工人集体创造的压轴机,用机器拉轴代替人力拉轴,压固盐场的结晶池底和蒸发池底,比人工压的坚固结实,效率比人力提高九倍。车子化和工具滚珠轴承化已在各盐场遍地开花。塘大盐场由于进行了技术革新,推广了先进工具,今年比去年多产盐二十万多吨,而旺产期间劳动力却比去年少一千多人。
今年制盐工业的发展贯彻执行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建设大型盐场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大办中、小型盐场。今年盐业建设规模大、进度快,投资额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累计实绩,可以新增加原盐生产能力五百万吨。在今年新增原盐生产能力中,中、小盐场占了46%。山东今年就建成小盐场四千公顷,已经产盐十一万吨,占山东今年原盐产量10%。各地建场中并采取“土洋结合、土法为主、先土后洋”的方针。用土法建盐场,投资少,速度快,进行技术改造也容易,不论大中小盐场都适用。各地发动群众用土法建盐场的许多事实,破除了“只有依靠少教技术人员才能办好盐场”的迷信,为今后制盐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验。(附图片)
从卤水里回收出来的产品和它的用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