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注意钢铁战士的健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0
第8版()
专栏:

注意钢铁战士的健康
武汉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 周天生
小土高炉、反射炉和炒炉的特点是设备简易,建造方便。在全民大办钢铁,为完成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而奋斗的目标下,这种土法炼钢铁,已广泛的被全国各地人民所采用。怎样在简陋的劳动生产条件下,保障干劲冲天的钢铁战士的健康,使他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呢?
最近我们在武汉钢铁公司调查了土法炼钢铁的劳动卫生情况,发现钢铁战士中,烫伤、外伤、感冒、喉痛、咳嗽等疾病比较多,其原因不外下列几点:
第一,钢铁战士干劲大,热情高,但是炼钢还是个生手,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只注意了要钢铁出得快和多,忽视了工伤事故。
第二,炉群密集,工作面小而工具长,位置摆放不得法,以致被火花或工具烫伤或碰伤。
第三,炉前的温度,与一般温度相差较大,剧烈劳动后,大汗淋漓,毛孔扩大,人体抵抗力降低,如果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加衣服,就容易伤风感冒。同时炉前温度高,辐射热极强,以致空气干燥,容易使人的咽喉和鼻腔粘膜感到干燥和疼痛。
为了防止疾病与创伤的发生,在操作时应该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制度,如配备安全帽、手套、鞋罩、有色眼镜等劳动保护品;工具粘上铁渣后,须先在水中冷却,然后捶掉。操作完毕,先把工具放在水中冷却,然后放平。工具和水桶应放在炉旁著目顺手的地方。燃料、原料和炼好的钢铁,不要放在交通要道和人群集中的地方。上料、休息和操作时应站在上风向的位置。
炉群之间每行的距离,最少能放下工具。成排的炉群,应把炉门开设在同一方向。
每炼完一次钢,应整理炉前一次和洒水一次,以维持炉前的整洁和湿度。
劳动后外出时,应将衣服披上,做到吃好、睡好、休息好。
设立急救包,意外创伤后,及时包扎处理,以免感染使创口恶化。
此外,应合理分配每炉的工作人数及职务,安排好休息场所和禁止非操作人员在炉子周围停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