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鄂伦春猎民护林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1
第7版()
专栏:

鄂伦春猎民护林员
本报记者
大兴安岭东北角的鄂伦春自治旗,地域辽阔,连绵的森林像绿色的海涛,淹没了所有的山头,翻滚的树浪伸展向无边的远方。
大兴安岭的春秋两季历来被人们称为“不安的季节”,五级以上的劲风狂暴地翻卷着素称“风雨不透”的密林,几步以内什么也听不见,听到的尽是“沙沙”和“哗啦啦”的声音。在这种时候,在这里那里,你常常可以看见几位穿着草绿色或深黄色衣服、左手袖筒上佩戴着“防火检查”标志、胸前佩戴着“猎民护林员”胸章的挎着猎枪的骑马人,精神抖擞地时而奔走在塔头墙上,时而出现在高山顶上,时而隐没在黑郁郁的密林中。他们就是鄂伦春族猎民护林员。
东北解放以来,特别是建国九年以来,鄂伦春猎民在保护祖国大兴安岭森林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根本上消灭了森林火灾。去年鄂伦春自治旗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一等无森林火灾旗,获得奖金五千元;今年又被林业部评为全国护林防火先进单位,获得了奖旗和奖状。这和他们的出色的劳动和斗争是分不开的。
近几年来,鄂伦春自治旗建立了许多林业机构。在护林防火方面,鄂伦春猎民护林员与林业局营林员协同工作,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奎勒河林业局的广大职工都说猎民在护林防火方面是他们的好先生、强助手。
猎民护林员在党的不断教育和国家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爱国主义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一百五十名猎民护林员中,几乎有五分之一的人被评为旗的、盟的或内蒙古自治区的护林防火模范。十九岁的青年团员单布伦是猎民家的孩子,二十三岁的共产党员孑庆海是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猎民青年,他们都出席过内蒙古自治区的模范代表会议,他们在护林防火方面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的崇高的褒奖。
在这里,让我们来谈谈单布伦的一些事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年他才是十一岁的毛孩子,现在已成长为部落里的一个很出色的小伙子,干啥都少不下他,护林防火在他看来乃是屈指第一的重要事情。他从小生长在森林中,对美丽的森林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在每年春秋两季防火期里,旗党委旗人委经常组织工作组下去宣传护林防火的意义,这些话单布伦听起来特别亲切,他想:“树看起来是美丽中的美丽,用起来是宝中之宝。当一名护林员保护它多光荣啊!”于是他就在十六岁那年自愿报名参加了“托扎敏努图克护林中队”,做了一名光荣的护林员。从那以后,他总是背着猎枪边打猎边巡山护林。
单布伦十七岁那年春季,他们那个小队从龙头部落出发去巡山,路经托高鲁部落。随着猎犬的吠咬声,从几家“仙人柱”(鄂伦春人定居以前住的房子)里跑出来好几名妇女,后面还跟着几个姑娘和小孩。她们是部落里的“防火检查员”,专门检查行路人,不让他们带一星点可以引起火灾的东西到森林中去。她们不仅对各部落的鄂伦春人进行严格的检查,而且对自己部落的近亲也进行同样的检查。单布伦这小伙子从来上山都是模范地遵守着不带洋火的规定的,这次出来时周身也检查过了。几位妇女在认真地检查着,帽子里、靴筒里、里外衣背兜里……都检查遍了,什么也没有发现,唯独检查到单布伦衬衣口袋的时候,从小兜里搜到了一根断了的火柴。于是他被停止前进,还叫他在群众大会上检讨认错。小伙子脸也红了,话也说不好。那些姑娘们在暗地里笑他,单布伦觉得这比什么都难受。从那以后,单布伦对防火任务更加当心了,干劲也更大了。
他十八岁那年,也就是1957年,10月的一天,他打了一天猎,全身很累乏,晚饭后他准备很好地歇一歇。可是当他到外面去看猎马的时候,发现黄昏的天空,靠北山头那边有点发红。单布仑立即召集他那个小组的护林员研究了一下,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火情。于是,在没有月亮的漆黑的夜里,单布伦率领了小队立即出动,走了约一百多里,并没有找到什么火情,可是马却走不动了,单布仑又想了个办法,让大家各自背着鞍子,牵着马步行回来。当他们回到部落的时候,已是第二天的黎明了。鄂伦春的模范护林员们,就是这样不怕辛苦、不避艰险地英勇地防护着祖国的森林。
鄂伦春自治旗甘奎努图克,去年和今年的防火护林工作搞的也很出色。过去猎民特别是老猎民对自然火情抱有一种迷信的想法,认为人为的火情(即好人不慎跑火失火,坏人故意放火)只要我们有干劲和钻劲是可以找到办法消灭的,但自然火(即春季雷击火)是不易防止的,因为不知道雷击在哪里,那么大的森林到哪儿找去呀!可是这个迷信在大跃进以来已被破除。猎民们想出了办法,他们在防火期里养成了时时注意天气预报和火险预报的习惯。每当收音机里报告说鄂伦春自治旗有火险和雷鸣时,护林员配合营林员准时出动,不是在高山上望火,就是骑着马巡逻。这样,1957年以来,自然火情也被勇敢的鄂伦春人民控制了。
解放前,鄂伦春猎民们曾经有过“用火攻兽”的坏习惯,森林火灾连年不断。那时候生活像泥河一样,生命都没有保障,那里有心思来顾这顾那,爱这爱那!解放后猎民们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什么都觉得有意思,做什么都是出自自己的心愿。敏努图克的老猎人塔克塔布曾经这样说:“我看到了我们旗境内修进铁路,要开发大森林为国家建设服务,我很高兴,现在我知道防火的意义了。过去我们鄂伦春人身居在森林,却不知保护森林。”鄂伦春人民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光荣的贡献,他们的模范事迹说也说不完。他们在“饭可一日不吃,火不可一时不防”的口号下,有些爱酗酒的猎人为防止不慎失火竟然禁忌了酒,有些犯烟瘾的在森林里打猎时舔烟叶过瘾,……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保护着森林,使大兴安岭森林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安全和繁荣景象。猎民们说:“毛主席要来到我们这里看一看,也一定会高兴的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