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石油工人诗话油砂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1
第8版()
专栏:

石油工人诗话油砂山
吴斌 陶学洪
“向昆仑山宣战。喝令地球献出石油”。这是战斗在柴达木油砂山地区的石油工人的誓言。他们在昆仑山下钻凿无数个大小的油井,要让石油流遍全国,成为灌溉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血液。
自从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开展以来,钻井工人掀起了一个诗歌跃进高潮。无数的工人创作的诗篇,写出了他们对柴达木的热爱;写出了他们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概。在油砂山探区大礼堂的墙上,宏亮的战歌这样写着:
钻透戈壁千万丈,
踏遍昆仑万重山。
定把油浪汇成河,
要把宝藏翻上天。
昆仑山下成油海,
戈壁沙滩变良田。
加速钻井,才会早日找到大油田。钻井工人们决心超过玉门王进喜和新疆张云清两个先进井队。32108钻井连队贴出挑战书,表示要
“越天山,超祁连”,力争上游,早日超过英国。
大跃进以来,运输连已有五部车突破了“月行万里关”。职工们写道:
“风砂严寒算什么?
加速车轮似腾云,
高山峻岭有何难?
干劲冲上九重天。
在戈壁上进行石油勘探不是没有困难的。但是风暴和砂石只能吓倒那些胆小鬼。一个叫洪流的工人写道:
“风砂不要刮,赤日休无礼。
下道警告令,叫你改脾气。”
无论在勘探队或是化工厂工作的女子石油职工,她们都表现了无比的英勇和革命的气魄。化工厂的石油女职工们集体创作的诗歌,表示了她们的决心:
“压倒穆桂英,气死活武松。
标杆高插入云端,根扎昆仑山头上,
东风鼓起英雄胆,干劲吓死美国狼。”
机电车间职工学习了党的总路线后,提出了这样的战斗口号:
鼓足干劲恒心比日月,力争上游毅力赛愚公。
多快好省找出大油田,政治挂帅人人红又专。
在这个口号鼓舞下,车间的机修返工废品率,由过去7%降低到1%。
钻井开路先锋——土方队的工人,大部分是下放干部。他们虽然只经过几个月的体力劳动的锻炼,却学会了劳动的本领。在他们的努力下,条条公路由探区基地伸向了数十口油井场。土方工程团四连二排,创造了平均每人日挖四十立方公尺的土方,最高的一人能挖到一百十六立方公尺土方。
油砂山的石油工人们,以文化主人的气魄,写下了许多豪迈的革命的诗篇,又以这些诗篇鼓舞自己和战友们向大自然斗争。大跃进前一部钻机一月只能打三、四百公尺,现在有50%的钻机,一月能钻进一千公尺以上。目前,每一个钻井连队又提出了月钻双千的指标。一个署名为“更红”的钻井工人写道:
红色井队攀高峰,风流人物探石油。
月钻双千年双万,干劲钻劲冲破天。
石油工人是“油田的主人”,由于他们的英勇劳动,石油像泉水一样由地下喷出。炼油厂正在日夜紧张地进行扩建。工人们写道:
油井惊天神,日喷数百吨。
要油炼得快,炼厂早扩建。
油砂山石油工人的战斗,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飞驰。劳动生产的丰硕的战果,不断孕育出更多更好的诗篇。人们都说,青海是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柴达木又是青海资源丰富、矿藏最多的宝库,把柴达木称颂为“聚宝盆”。油砂山石油工人们的这些诗篇,可以说是开在“聚宝盆”中的一束鲜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