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一○七○”礼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2
第2版()
专栏:

“一○七○”礼赞
本报记者 冯 健
1958年是我们伟大祖国充满着奇迹的不平凡的一年。奇迹之一是,全国人民夺取钢铁的大战获得了大捷——今年的一○七○万吨钢产量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了。
新的里程碑
“一○七○”,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的钢铁生产比去年整整加了一番,登上了一个新的阶梯;它标志着,在今年世界钢铁竞赛的跑道上,我们又赶过了两个资本主义国家——比利时和意大利,由去年的世界第九位跃进到第七位了。现在,紧挨在我们前面蹒跚而行的是自命“执亚洲牛耳”的日本,1957年它有一千二百五十七万吨钢,今年又衰落下来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钢从五百三十五万吨跳到一千零七十三万吨,有过哪一个朝代,哪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曾经敢于设想过这样的速度吗?没有。这是神话般的发展速度,是古今中外、举世无双的速度。这是历史的飞跃,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
旧中国的统治者,从光绪皇帝到蒋介石,他们用了五十九年时间,一共只生产了七百六十万吨钢。历史上最高的一年,包括日本侵略者当时占领的东北在内,也只不过生产了九十二万吨钢。
在资本主义世界,得天独厚的美国,1892年时钢产量进入五百万吨关,第二年、第三年就翻了一个跟斗,跌下来了;以后又经过了五年时间,这就是说,一共用了七年时间,到1899年才达到了一千零八十一万吨。
被称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经过了漫长的三十二年,才把钢产量从五百一十一万吨提高到一千零二万吨。在这三十二年当中,英国钢的生产,像疟疾病患者一样,发过四次寒热,进进退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甚至从九百多万吨猛跌到三百多万吨。
日本1956年有一千一百一十一万吨钢,从五百二十二万吨增加到一千万吨以上,它用了二十年时间。……
历史是无情的见证人。任何人都能从这些铁的事实中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不啻天壤的对比,是何等鲜明!
北戴河的号角
多少年来,我国人民多么渴望自己手里有更多的钢呵!
解放前,因为我们的钢太少,因为反动统治者腐朽无能,我们不止遭受过一个帝国主义的凌辱。在万里长江的江面上,插着形形色色帝国主义旗的军舰,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我们工厂里转动着帝国主义倾销的机器,原野上铺着帝国主义国家的钢轨,罐头听、洋钉以至火炉上的洋铁皮,都得仰仗帝国主义进口。在辽阔的土地上,千千万万农民不得不用落后的木犁耕种。……
今年,当我们胜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跨进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一年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钢。农业的大跃进,要求更多的水利机械、拖拉机、电犁、化学肥料、农药、农具,交通运输业需要更多的钢轨、机车、车辆、汽车、船舶,轻工业伸手要更多的纺织机、造纸机、制糖机和榨油机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钢铁。重工业武装自己,也得钢铁。
大跃进的形势要求人们思索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高速度地发展钢,并且带动其他工业高速度前进?
正是这时候,也是辽阔的田野上丰收喜讯频传的日子,党中央从北戴河海滨发出了把今年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号召,党指示我们,要以钢为纲带动其它工业前进,要在工业战线上大搞群众运动。
振奋人心的动员令响了,千千万万的人民,包括工农兵学商,奋起响应党的召唤,投入了如火如荼的全民炼钢运动。一个史无前例的钢铁工业的群众运动兴起来了,其势汹涌澎湃,顿时席卷全国。
指引着钢铁工业群众运动奔腾前进的,是党所规定的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的方针,大型工业和中小型工业并举的方针,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并举的方针,总而言之,是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个方针为高速度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展示了一条康庄大道;它像灯塔一样,照耀着钢铁工业飞跃前进的航程。
过去少数人冷冷清清办钢铁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了,开创了一个全民轰轰烈烈办钢铁的新局面。——钢铁工业的一场大战斗开始了。
沸腾的日日夜夜
那些紧张战斗的日日夜夜,那些壮丽的劳动场景,令人永远不能忘怀。
我在京广、津浦铁路沿线看见过这种动人的图景。夜晚,列车在原野上奔驰,不时从成群成列的土高炉、土炼钢炉和土焦炉身旁穿过,旺燃的火焰,呼呼作响,映红了漆黑的夜空,在车窗上映现出桔红色的或雪白的亮光。这种火光,甚至不比人们在鞍山或大冶的夜空里看到过的逊色。大冶钢厂的炼钢工人,今年写诗描绘自己火热的劳动:钢水红似火,霞光冲上天,能把太阳锁,顶住日不落。这不也正是那些遍地开花的小炼铁炉、炼钢炉上劳动的写照吗?
千百万钢铁大军开进荒山野岭,唤醒了无数沉睡的山岗,爆破手们在常年沉静的山谷里,点燃了开山的雷管、炸药。无尽的矿石、煤炭,像流水一样涌向炼铁、炼钢炉前。
千万条道路赶筑起来了,条条通向矿山和熔炼炉。火车加快了运行速度,汽车拖着长长的列车,船只乘风破浪地急驶,都在为钢铁奔忙。大小机械工厂里,每一台机床在飞快地旋转,为钢铁生产赶制各种设备。今年,全国机械工人,每天平均制出了一百多台鼓风机,三十多套小高炉,十几套炼钢炉,送出自己的工厂,交给钢铁工厂的弟兄。……
在鞍山、上海、重庆、太原、大冶等地的重点钢铁厂里,几十万钢铁工人怀着前所未有的、紧张而舒畅的心情,在炉前忘我地劳动。他们是夺取一○七○万吨钢的主力军。奇迹接二连三地创造出来了:11月,全国大、中型炼铁高炉、炼钢平炉利用数登上了新的高峰,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和第一初轧厂的轧钢工人们,敢想敢干,突破了原来设计的标准,把生产水平提高了一倍、两倍以至更多。这些奇迹是任何书本上还没有的,新中国的钢铁工人要用自己的实践丰富冶炼科学的文库。
崭新的现实
广大工人、农民、学生、干部、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城市居民,运用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冶炼技术,修起了成万座土高炉、土炼钢炉。全国处处燃起了土法冶炼的炉火。一个崭新的现实出现了:新中国勤劳的农民,不仅给国家生产粮食和轻工业原料,而且也开始为国家提供金属原材料。
今天我们的土钢,已经开始轧成小型钢材,制成了小机床,机器零件,农具,工具和其他制品。湖南攸县有一个卫星人民公社,1957年平均每人只摊得上一公斤多钢,不久前,从田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小型钢铁联合企业,接着轧出了第一批钢材。有了钢材,一个美好的建设蓝图被规划出来了。明年,他们自己能轧几千吨小型钢材,社员们打算修筑轻便铁路,制造三百台矿车和四千部双轮手推车,造农具,盖房子,兴修水利。所有这些,需要的带钢、方钢、钢筋、洋钉、钢丝绳,都可以自己解决了。在著名的棉花丰产区湖北麻城县,有个“五四”人民公社,也用自己的土钢轧出钢材,作成轧花机的钢辊了。几个月前,农民们感叹着“手无寸铁,一事无成”,现在,党指引他们走上了自己装备自己的道路。
当我们一○七○万吨钢在握的时候,也同时看到,数以千万计的新人在运动中成长起来。熊熊炉火淘冶了他们,旧的思想像渣子一样被抛掉了,新的思想春草般地茁长起来。
无锡有一座“刘胡兰班”操作的土高炉,班长原来是一个保育员。她脱下洁白的工作服,自己要求参加了炼铁。最初几天,汗水湿透了她的衣服,她感到很不习惯。但是,她看到矿石炼成了金属,铁水流出来了,她终于感到作为一个钢铁工人的光荣,喜欢炼铁这个工作了。于是,她像在幼儿园里服侍孩子那样关怀炉子的冷热,让她的炉子吃饱吃好。在武汉市有这样一个制革工厂:他们花钱运了一批炼铁用的黄泥,但当他们听到别人比自己更需要它时,立刻无偿地送给了别人;不久,炼铁燃料供不应求了,这个制革工厂自动把自己的烟煤让出十吨,支援兄弟单位;后来,当他们看到另一家工厂的风箱风力不够,炼铁遇到了障碍,他们又慷慨地把自己的大风箱搬给了人家。正像这个制革工厂这样,在钢铁工业群众运动中,全国各处都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人们乐意为钢铁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并当成自己一份光荣的职责。
此刻,当我执笔写这篇通讯向英雄的钢铁大军致敬时,他们已经跨越了“一○七○”的指标,奔向新的前程去了。西方国家的大人先生和记者们,从一开始就喋喋不休的嚼舌根,恶毒地诅咒我们一○七○万吨钢的计划是什么“异想天开”“办不到”,现在轮到他们打自己的嘴巴了。一天天烂下去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他们的阶级本能使他们眼光短浅,愚蠢无知,他们永远不可能理解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力量。
历史在不断向前飞跃。全国钢铁战士送别了大跃进的1958年,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1959年,——这将是更大跃进的一年。螳螂臂挡不住旋转的车轮,让西方的老爷们继续嚼他们的舌根去吧,中国人民迈开巨人的步伐前进,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