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9阅读
  • 0回复

前进吧,江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2
第2版()
专栏:

前进吧,江钢
本报记者 纪希晨 孙跃冬
剑门山下,是谁,给青山穿上了火红的衣裳?涪江岸上,是谁,在碧绿的江水里,撒下万点金星?是谁,披云裹雾,在昔日魏将邓艾进川的路上,隆隆的爆炸着山岗?是谁,在诗人李白的读书台前,燃烧起不灭的火光?……
当你乘着列车,跨过秦岭、巴山,进入四川盆地的时候,看见高炉如林、火海映天的景象,一定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当地的人准会骄傲地告诉你:这是战斗在江油的二十多万钢铁战士,正在建设着江钢。
在云雾般的灰色帷幔里,江(油)彰(明)钢铁基地,像许多个巨人,沿着连绵的群山,在二百多公里的地区里,舒展着自己的臂膀:西枕平武的虎牙山,北倚险峻的罗云山,南靠吞云吐雾的观雾山、太华山;然后,通过铁路、公路、把著名的雁门坝、中坝、后坝和武都坝,紧紧地搂在自己的胸膛。几年之后,它将变成一个巨大的钢铁联合厂。
来自遂宁、三台、中江等县的人群,把这一带的高山、峡谷、平坝,变成向大自然进军的战场。他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在未来之前,谁也不知什么叫炼铁、炼钢,认不得什么是高炉、矿石,可是,他们都有一双万能的手,有共同的崇高的理想;而理想——就是智慧、就是力量。
在通往武都工地的路上,当我们挟在拥挤的人流中前进时,中共绵阳地委书记,曾这样向我谈起他的感想。他说,他虽经历过多次的战争和社会运动,可是,很少有像这次全民办钢铁这样的激动和紧张。在过去,谁能设想,一声号召,三四十万农民,一下就能动员到山上?“到江钢集合!”成千成万的社员干部听到号召,甚至来不及在乡上县上集中,就自己背着铺盖、工具、干粮,从几百里外,寻找到了江钢。这说明:我国人民对于国家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工厂化,是多么想念,多么渴望!
崇高的思想,把人变得更加高尚和坚强。启示我们深切了解这点的,是在海拔两千四百多公尺的观雾山上。这时,夕阳已经淹没到葱茏的山后了,潺潺的水流,隐约地闪着微光,夜雾飞舞在人们的头顶上。阴暗的山坡里,碎矿场上,一阵阵传来捶击矿石的声响。被打碎的矿石,像一条小河,顺着溜槽,滚滚流下山坡。起先我们还以为,这儿一定有什么效率很高的机器,可是,近前一看,才知道是一群挥着铁锤的姑娘。一位年近五十岁的老妈妈马长英,坐在姑娘们的中央。她是这里年纪最大的一个,别人劝她不要上山;可是,在送儿子进钢厂的那天夜里,她也来到了山上。
“这样捶,多慢呵!”
“听我这么一说,她用慈爱的目光望了望我,然后责备似地说:
“同志,你嫌慢吗?不慢啊!一捶,一捶,我们要捶出工业化哩!”
由于她们在自己平凡的劳动中贯穿着光辉的理想,所以,她们才无所畏惧,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无论白天和晚上,周围的人群,也都能听到她们的歌唱:
举起双手,
矿山发抖!
不见石变铁,
决不下山坡!
离这儿不远,在左边陡峭的山坡前,采矿团工兵连修起了一排新房。他们自己烧瓦盖房,用树枝作床,绿叶作墙,木栅上睡人,木栅下就是工厂。可是,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地方,它是山顶工地,是技术革命的心脏。共产党员杨朝维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为矿区设计制造了一整套适合于山地运输的工具。灵巧的土火车,盘山的木轨道,高大的溜索,长长的溜槽错综交叉的交通网,把采矿运矿效率提高了十多倍。工人们用“山高没有干劲高,运起矿石轻飘飘”,赞美着自己的创造。
走出工地指挥部,我们站在白衣庵前,四处张望。只见山下山上,一片灯光、火光。升到高空的月亮,把它那银白的光辉撒向山谷,也撒向钢铁战士的身上,天虽然冷了,可是,三号炉长谢庆祥还脱去了衬衣,露着胸膛,挥着汗雨,全神贯注地俯视在出铁口上;时而?着炉腔,时而?着铁渣,通红的眼睛里映跳着火光。纯熟的动作,完全像个炼铁的老手,但是,实际上,两个月前,他还?着牛,在田野上当生产队长。现在,他不但学会了炼铁的技术,而且,靠着苦心钻研,摸索创造了改装风嘴的新方法,能连续烧八九炉不停火。问到他炼铁中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他用手背擦了擦汗,颇有感慨地说:
“现在我才知道,炼铁可真不简单哩!”
他说,他最初听到上山炼铁的消息,高兴极了,那知来到工地一看,真叫人心凉:这儿既没有高炉,也没有电灯和工厂,山谷里一片荒凉。当时,他暗暗的忖想:这那有我在家种地强?!许是党支书看透了他的心事,一天傍晚,把他叫到涪江边上,指着眼前群山环抱的武都平坝,对他说:
“这儿就是封神演义上哪叱闹海的地方。金光洞、陈塘关、哪叱庙就在距中坝不远的火盆山上。……几万年前,一片汪洋的地方,靠着人民祖祖辈辈的劳动,如今,到处都是田野和村庄。现在,我们就要用自己的手,给子孙们在这一带修起水库、高炉和工厂。……
未来的生活,给谢庆祥和他的战友带来无限的力量。冒着风雨,踏着泥浆,他们建起高炉,修起草房,以炉为家,日日夜夜守护在炉旁,连吃饭喝水,也在学走步子拉风箱……炉子修了又拆,拆了又修,反复经过多少次失败,第一炉通红的铁水,终于,在一天黎明时候奔流出来了。人们欢呼、鼓掌、歌唱,整个工地变成了欢腾的海洋。就在这时候,工地党委书记把一面鲜红的大旗,插在被称为“先锋号”的炉子上,高声地向大家祝贺说:
“有了第一炉铁,我们就能有更多的钢;将来草栅就能变楼房,小高炉就能变成钢铁厂。我们一定要建设起自己的江钢!”(附图片)
完成“一○七○”的一员大将——上钢
上海炼钢工人为“一○七○”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上海全市的钢产量仅次于辽宁,居全国第二位。这是上海第三钢铁厂工人在炉旁奋战的场面。
新华社记者 霍生联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