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有困难就找群众商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2
第3版()
专栏:

有困难就找群众商量
河北饶阳县西河乡公社副社长 宋欣茹
我原是一个家庭妇女,过去连一个大字也不识。自从1946年当上互助组长,以后又当农业社长,这十几年,作的工作可真不少。每遇到困难,我的办法有两条:一条是听党的话,一条是找群众商量。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再一次教导我们说,办好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我觉得这实在是一件好法宝。
脱离了群众,好事也可能办坏;依靠了群众,坏事也能变好。这样的事,我有许多亲身的体验。
1954年闹生产,我们计划种棉花和花生,几个干部一商量就干起来了。起初长的也很好,可是没想到这东西最怕水,后来一场大水给冲光了。满心想给群众办好事,结果却成了坏事,落得群众埋怨。这件事狠狠地教训了我。第二年种庄稼,就先召集社员代表会讨论,又征求老农的意见,根据我们那里洼地的特性,决定种高粱和大麻,收成果然很好。
1956年我们那里闹水灾,颗粒未收,全社七百多人要吃饭,这可把我愁坏了。我一个人有什么办法呢?还是找大家来商量吧!我们召开了党的支部会、干部会、社员代表会,终于找到十四种副业。编席、跑运输、搞纺织,很多材料无用变有用,多年丢掉的副业也捡起来了。大家搞的欢,每月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家家有了吃喝,灾年不见灾。
有许多初看起来是很难办的事情,只要发动了群众,就变难为易。这里再说一件事:1957年,我们办起了八百多户的大社。当时有的干部提出来要买牲口、搭棚圈。初步一合计,二十六个生产队搭二十六所棚圈,再加买牲口,就得三、四千元。我觉得这么办有点脱离实际。可是我们有一个副主任却说:“领导这么大个社,得大大方方的有个派头,该花的钱就要花。”我们两个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是问问群众吧。全社四十多个社员代表来了一商量,大伙说:“我们连年遭灾,是个穷社,办什么事更要勤俭节约,可不能这么乱花钱。”牲口喂在什么地方呢?代表们说,可以先借用民房。当场一研究,各队都可以找到房子,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
很多事情,我都是这样发动群众来作的。当然,和群众商量,倾听群众的意见,也不能犯尾巴主义,对群众中的意见也应辨别是非,自己心里要有个底。所以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党的领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