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西宁“七·一三”公社群众自建一批新住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3
第3版()
专栏:

西宁“七·一三”公社群众自建一批新住宅
本报讯 青海省第一批适宜每个家庭男女老幼团聚的新式住宅,在西宁市“七·一三”人民公社后子河居民点全部落成,并有六十来户社员喜笑颜开地迁入新居。
这批新式住宅,系排列成“山”字形的土木结构瓦房。坚固的青砖房基,光滑的石灰墙壁,亮堂的玻璃门窗,不但冬暖夏凉、式样美观,而且适合当地群众的习惯。在被房屋围起来的住室门口,正好形成了一个个空旷的院落,住户可以在这里养些家禽家畜,或是砌个园圃,种些花草。
这些住宅是由青海省城市设计院负责设计的。设计者在广泛征求了当地群众意见以后,才最后选定了这种农民爱、占地少、修筑快、造价低的住宅形式。
修建这批住宅除了购买钉子、玻璃、油漆等不多的建筑用材外,其他方面都是由当地群众自筹自建的。
公社在分配住房时,完全保证了社员家属男女老幼团聚一堂的需要。社员丘登云家共有五口人,分到了两个大间和一个小套间。老俩口和两个女儿合住一个大间,卧室里的小套间作成了储藏室,他的儿子明年春节就要娶媳妇,单独住一个大间。
现在,“七·一三”人民公社决定要专门成立一个基建队,准备在各个居民点上分批分期地实现居住新式化,并使这些住宅逐步园林化。 (金元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