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小麦播得密 加工必须细 孟县根据生产特点管理麦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4
第3版()
专栏:

小麦播得密 加工必须细
孟县根据生产特点管理麦田
新华社郑州23日电 河南省孟县根据今年小麦地翻得深、播得密的特点,正在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力争明年小麦更大丰收。
孟县是全国有名的小麦高产县之一。今年这个县共种小麦三十五万多亩。一般麦地都深翻一尺三以上;普遍进行了密植,播种量一般由过去每亩十来斤增加到三十斤以上,行距也由过去的七、八寸缩短到三寸左右。现在,麦苗已长到三寸高,每棵一般有四个分蘖,青葱嫩绿,茂密茁壮。
根据今年这种新的情况,中共孟县县委决定大力加强领导,由一个县委书记和五个县委委员组成小麦增产指挥部,各公社设小麦增产分部,专门负责小麦增产管理工作。各社的生产管理区、生产队已组织起六百零九个小麦管理专业队,实行三包、两到田和四固定的管理制度。三包是队包丰产区,组包块、人包畦;两到田是措施到田,产量到田;四固定是定质量,定时间,定验收,定奖罚。从县到每个专业队,都是从种到收负责到底。
他们还根据密植以后提出的一些新的技术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县成立了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各乡建立了三十八个分所,参加研究的共有三百四十多名研究员。各地群众根据密植特点,已经想出了一些加强管理的办法。首先要求多施追肥,做到粗肥细施,汤肥沟施、穴施;近地施粗肥,远地施细肥;一类苗施粗肥,二类苗施细肥;并且想出地头打茅池、制造浆肥和就地熏肥等二十多种积肥办法。到现在为止,全县已积肥二百九十六亿斤。全县还建了二百八十多个土化肥厂,生产了一亿多斤土化肥。麦田已普遍追过一遍肥,一半以上的麦田追了两遍,每亩平均追三万到五万斤。他们还进一步开展了园田化活动,一亩地打一百个畦子,畦子垅直如线,土碎如面。为了做好中耕松土工作,密植后原来的中耕工具不适用了,全县改制二至三寸宽的密植锄三万五千张,五齿毛抓一万七千多把。
为了更实际地指挥好密植后的麦田管理工作,全县三千多名干部共搞“指挥田”九千多亩,每个社员搞一亩基本田。这些麦田都建立了小麦管理卡片制,做到方方有指标,事事有记载,步步有要求,块块有专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