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生动活泼的竞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7
第2版()
专栏:

生动活泼的竞赛
刘山
在山西省,故县钢铁厂与太原钢铁公司之间的竞赛,已传为美谈。这不仅是因为两个单位在竞赛中,接连不断地创造生产新纪录,出现了好多可歌可颂的事例,而且是由于这两个单位的竞赛,采用了一种新的生动活泼的竞赛方法,为今后组织竞赛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因此,总结一下这两个厂的竞赛经验,并使之在各地开花结果,很为必要。
劳动竞赛,是发动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生产的动力。这已为以往的事实所一再证明。问题在于如何组织竞赛,采取什么形式组织竞赛。大跃进以来,各项工作都在突飞猛进,它既改变了过去一些不合理的旧方法、旧制度,也创造了一些新方法、新制度。就组织社会主义竞赛来说,人民群众在大跃进中,也创造了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新形式。譬如红旗竞赛、现场打擂比武、大兵团竞赛等等。故钢与太钢之间的竞赛,也是一种新型的竞赛形式,我们把它称之为“兵对兵、将对将”的单线竞赛。所有这些竞赛形式,其共同特点都是人民群众在大跃进中创造的,因而也最适应大跃进形势,最有利于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一句话,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丰富了社会主义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竞赛,又大大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
不管什么形式的竞赛,总要有竞赛的双方(或多方),也就是说要有对立面。对立面选择得好,竞赛便可以进行得更好。故钢与太钢的竞赛,所以进行得如此热烈,就是因为对立性强。故钢是个小厂,而却提出了和比它大十几倍的大厂——太钢竞赛,小对大,是这场竞赛的主要特点之一。这样的竞赛,对双方都是很大的促进。故钢提出与太钢竞赛,并且一开始由于贯彻了“小土群”的方针,发动了群众,在钢的日产量上超过了太钢,这对太钢全体职工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山西钢王”的老大思想被破除了。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于是掀起了一个学故钢、赶故钢的运动,在很短时间内就创造了钢铁生产的新纪录。对故钢来说,他们大胆地提出了和太钢竞赛,对自己也是一个大促进。全体职工了解,上了马就不能下马,要竞赛就要赛出个名堂来,因而使他们越赛劲越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厂向大厂挑战,不仅可以促进大企业的更大跃进,而且也可以在竞赛过程中,实行以大带小,在大企业的帮助下,使小企业得到更大的跃进。小促大和大带小结合起来,竞赛便会进行得更好。故钢与太钢的竞赛,以生动的事实说明了这个问题。
要使竞赛真正成为推动生产的动力,就要把发动竞赛和大搞群众运动结合起来,通过竞赛把群众运动推向更高潮。故钢与太钢竞赛的经验证明,组织同类型的厂与厂之间的竞赛,确实是发动群众的动力。这是因为双方的竞赛指标非常具体,一开始是钢产量,而后是轧钢、高炉利用系数。一方要想超过一方,就必须大搞群众运动。而小厂与大厂比指标,本身就是个发动群众的好课题。小厂超过了大厂,小厂职工思想就更加解放,干劲更饱满,大厂被小厂压倒,大厂职工必然要奋力赶上。因此,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竞赛,都是和组织新的生产高潮紧密相结合的。每一次新的竞赛课题,都是一次新的生产高潮。故钢为了超过太钢,曾组织了五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创造五次钢产量新纪录;同样,太钢为了胜过故钢,也组织三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创造了三次钢产量新纪录。而每一次群众运动高潮,又都大大促进了企业内部的领导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改进。从竞赛本身来说,是起了以外促内的作用的;竞赛掀起之后,群众就要起来促领导。这样,外部促内部,群众促领导的结果,便大大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突破一些落后环节,从而把大搞群众运动和改进领导、改进管理结合起来,使“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更深入地贯彻到各方面去。
故钢与太钢的竞赛,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竞赛的特点,显示广大职工群众创造性。在竞赛中,职工群众革命的英雄主义得到了极大的发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同时,职工群众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共产主义协作精神,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扬。故钢创造了大搞群众运动的经验,太钢就马上派代表团去学习,故钢为了学习太钢的先进技术经验,在太钢设立了常驻小组。双方都主动热情地把自己的先进经验传授给对方,双方都为对方创造了新纪录超过了自己而高兴,而祝贺。因为他们清楚地了解,对方的胜利,必将更激发本厂的职工的干劲,促进本厂更大跃进。事实正是如此。双方竞赛的结果是:一浪高一浪,双方齐高涨。竞赛进一步密切了两厂的联系,更加增强了两厂职工间的友谊。这也正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竞赛,所要达到的目的。
目前,故钢与太钢间的竞赛还在继续进行,竞赛的内容已由比产量转向比质量,竞赛的范围也由厂际竞赛而发展到两厂同工种车间的相互竞赛。我们预祝双方在竞赛中创造更大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