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精心放牧 高额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7
第3版()
专栏:

精心放牧 高额丰收
中共青海贵德县委会
贵德人民公社常牧大队的牧场位于黄河以南的高山草原上,地处高寒,气候变化剧烈,枯草期较长。全队都是藏族牧民,以经营畜牧业为主。这个队的第五小队,在今年3月选择了三百五十只适龄母绵羊,建立了绵羊丰产试验田。在党的领导和社员的积极支持下,牧工精心管理,终于获得了高额丰产。这群羊在1957年8月至1958年11月的十五个月内,先后产羔两次。第一次产羔三百六十五只,成活三百六十四只,内一胎双羔的十五只;第二次产羔三百五十四只,成活三百五十三只,内一胎双羔的四只。两次共产羔七百一十九只,成活七百一十七只。取得这个巨大成绩的主要经验是:
一、党委领导,书记挂帅,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常牧大队党委在牧业合作化时即着手组织绵羊丰产试验群。但是当时不少干部和群众对大队党委制定的绵羊“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三年加两番”的跃进计划有怀疑,表现信心不足。针对这些思想情况,大队党委由第一书记主持,先后开过四次会议,结合诉苦运动开展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本着既务虚又务实,虚实并举的精神,及时展开了鸣放辩论,批判右倾保守思想,研究实现绵羊高产的具体措施,有力的批判了“唯条件论”者、“牧区落后论”者的右倾观点,从而,鼓足了干劲,坚定了大跃进的信心。在绵羊高产试验群组成巩固后,党委又根据不同生产季节,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开展了接羔育羔、割草贮草、建立饲料基地的生产竞赛运动,先后评比十余次,有力的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二、牧工成了真正的主人:今年通过反封建斗争,使广大牧民群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认清了两条道路的发展前途,大大提高了阶级觉悟,发挥了劳动牧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出现了爱社如家、爱畜如子的动人事例。试验羊群牧工觉勒认为现在“幸福的太阳照到自己门上了,不把羊放好心里就过不去”,因之不怕劳累,白天精心放羊,深夜守护羊群。他所放牧的三百六十四只春羔,个个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并有七十三只母羊已发情受配。为了抓好畜膘保证高额丰产,在牧工的倡议下,建立了三班轮流放牧制,使放牧时间从原来的八小时延长到十三小时。第一班天拂晓出发,至吃早饭时换第二班,中午换第三班,下午至星星出来后将羊赶回。这样既不会因牧工吃饭耽误放牧,也不会因无人看管而损失羊只,保证了羊只体质健壮。
三、因时因地的进行放牧,让羊只吃饱、吃好、喝足:为了保证牲畜常年有足够的草吃,在四季轮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了分区分片轮牧制度,选择草好水足羊只最爱吃的草场上放牧。并根据各个季节的不同情况,采取夏季放高山远山,避免在平川受热和蚊蝇骚扰危害;秋季放花草,防霜草,并避免在汭滩牧地放牧,防止感染肝片形吸虫病和因潮湿引起腐蹄病;冬春在山沟平川避风向阳的地区放牧,青草发芽后,先吃黄后吃青,避免过食引起羊快疫。春、夏、秋三季每天饮水二、三次,冬天饮水一次,防止饮水过少或过多影响抓膘和保膘。
四、增加种公羊,实现全配满怀:今年配种期间根据老牧工的经验,按一比十三的比例,增加种公羊的数量,以增加配种次数,消灭了空怀。
五、防止流产,精心接羔育幼:为了防止流产,在母羊怀胎期间,避免在高山陡坡的牧场上放牧,不让母羊吃霜草,将早晚饮水改为中午饮水,做到羊圈宽敞舒适,出入圈门不拥挤,保证了两次怀胎,安全生产。产羔期间做到白天不离群,夜晚不离圈,轮流守护。并且每人都置备了接羔袋,每装一次羔羊,用草木灰消毒一次,防止传染疾病和母羊不认羔的现象发生。
六、建立饲养基地,及时进行补饲:该队今年开垦荒地八百三十六亩,种青燕麦一百一十三亩,收获燕麦草十四万八千九百五十斤,打贮青干草七十四万三千四百五十斤,不仅保证了试验羊群的补饲青草,而且还可以供应其他牧群的补饲,实现了四季常青,满膘过冬。对试验羊群从11月开始,每只羊每天补饲一斤青干草,直到青草发芽时为止。为了防止羊群拥挤践踏浪费青干草,采用了“吊草补饲法”。
七、小病不出群,大病不出队:为了加强兽疫防治工作,在党委的具体领导下,全队抽调二十五名青年男女组织了兽医排,以师傅带徒弟边教、边学、边作的办法,培养了技术力量,使每个畜群都有懂得一般兽医技术的牧工,认真贯彻了“防重于治”的方针,及时的进行了羊痘、炭疽、羊快疫的预防注射。普遍做到小病不出群,大病不出队。
为了掀起明年畜牧业生产的更大跃进,县委决定专人检查帮助,加强领导。目前除作好越冬保畜工作外,正千方百计增强牲畜体质,作到随产随配,力争明年4月产一胎,冬季再产一胎。(附图片)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羊群 (呼伦贝尔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