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抓紧封冻前的麦田管理 甘肃建立小麦系统管理责任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9
第2版()
专栏:

抓紧封冻前的麦田管理
甘肃建立小麦系统管理责任网
新华社兰州28日电 甘肃冬小麦产区的各人民公社,建立麦田管理专业队,大抓封冻前麦田管理的最后一关,保证麦苗吃饱喝好、暖暖和和的过冬。目前,麦苗正在分蘖,一般都长得整齐茁壮。
甘肃地区今年风大雪小,严冬又将降临,稍一疏忽,麦苗便可能大量死亡。因此,各地都实行了政治挂帅,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麦田管理;并且还具体组织推广小麦档案制、分路分方的麦苗田管理制度。现在,各地麦田已普遍浇过一次压根水,有些地区正在进行第二次浇灌。甘肃冬小麦主要产地的平凉专区,计划在封冻以前给麦田浇三次水。为实现这一计划,群众想了许多加速冬灌的办法。如泾川东风人民公社在渠道上建立了灌溉联络信号,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取得联系,并创造了灌溉陡坡地的方法。红旗人民公社每天浇地效率高达七百亩,10日以前即灌完头水。
各人民公社使麦田盖暖苗肥的活动也很紧张。他们按不同土质的需要,分别按比例地施盖土肥、熏肥、化肥和油渣等多种肥料。宁县出动三万造肥运肥大军,采取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追肥的方法,建成千万座熏肥塔,利用当地腐植质泥土,烧制熏肥,半月熏肥达十亿斤,平均每亩麦田追施熏肥八千斤。庄浪云台人民公社调动三千名社员,从云台、牡丹两条大川分路进军,由川到山,一片一片地盖肥,给一万一千余亩麦田,每亩追肥一万五千斤以上,高产田每亩盖肥五至十万斤。各人民公社在结合盖暖苗肥的同时,还注意了镇压工作,保证土壤实密,填平裂缝,保墒保温。许多地方还截堵麦地捷路,组织打雁队,防止人、畜、野禽的践踏。
现在,许多人民公社都设立了管理站,固定专人,负责所属范围内的小麦管理,从而做到“路路有帅,方方有将,块块有兵,人人负责,点点不漏”的小麦系统管理责任网。全国著名的引水上山旗帜——武山县东梁渠上的红星人民公社,在实现了山地自流灌溉系统化的基础上,又按土质、平整程度、水利设施以及交通条件等,划为八个增产方,全部实行档案管理制度,由公社党委委员包大片,总支委员包方,党员包块,从而,使这个社七千多亩冬小麦实现了耕作园田化。(附图片)
这是四川郫县犀浦人民公社的专业生产队正在小麦高产田里除草。
新华社记者 陈 捷、孙忠靖摄
江苏南京市郊区江东人民公社元通大队的社员在挖河泥积肥
新华社记者 梁光景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