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多种果树 为城市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12-29
第3版()
专栏:

多种果树 为城市服务
中共开封市郊区委员会
河南省开封市郊区驯蛟人民公社第四生产队(包括两个自然村),位于城东北角,全队共一百一十六户,五百一十六口人;土地二千零二十四亩,其中耕地一千三百八十五亩。土质多是飞沙地和青沙地,适宜于果树生长。解放前有六十多户都栽培有果树,但长期受了小农经济的限制,仅有果园一百三十亩,种植二千零八十棵。
该队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郊区为城市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今年春季,全体社员以冲天的干劲,苦干实干,千方百计战胜了困难,在三十天内种植果树一千八百四十亩,栽培梨树一万一千多棵,葡萄二万多棵,苹果三千棵,核桃一千六百棵,枣树六千多棵,石榴二千八百棵,桃树一千棵,占总面积的91%,成活率达95%以上,改变了自然面貌,实现了果园化。为保护果树的良好生长,这个生产队又大搞了四旁绿化,营造防风林十八万棵。这样大规模的栽培果树,是开封市郊区的一项创举,给全区改造和利用沙荒开辟了一条广阔道路。
在创造这一奇迹的过程中,不是没有遇着困难的,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碰到的所谓“困难”,都一个一个的被打破了。
当队委开始向社员提出大力发展果树规划时,思想问题就来了,“种上树不好耕种”,“怕影响包产赔产”,“种果树净耽误生产,还不知道将来咋办哩!”“现在种树高兴,将来并社吃亏。”一时阻力很大。派谁去栽树,都表示不愿干。针对这种思想顾虑,大队开展辩论,统一认识。对将来会不会吃亏的问题,社员秦克州说得好:“咱发展,人家(指外村、外社)也发展,往后不管咋并社,一点亏也不会吃”。在辩论当中,由于说明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道理,解决了一般人的不正确看法。此外,还发动群众算账对比:栽上四万七千棵果树,三五年后,平均一棵收入二十元,一年即可收入九十四万元,每个劳动日即合八元左右。除了供应城市外,自己还可吃上新鲜的果子,有了果园还可发展饲养蜜蜂。当群众普遍弄清楚栽种果树对集体和个人的好处以后,生产积极性很高。该队苗圃树苗只有三千余棵,与规划要求相差很大,他们就积极采取:(1)挖野生苗,将村里、村外、院内的树苗全部起出来,移植到地里。(2)组织专人进城或去外村帮助修剪葡萄,既帮助剪了枝,有利于果树的生长结果,又得到大批苗本,一举两得,双方满意。(3)加强和有关单位联系求得支援,禹王台公园,兰考仪封林场,都给了很多的支援,从而保证规划圆满实现。
他们始终贯彻了栽和管并重的原则。为此,①组织果树管理专业队,下分制药、治虫、育苗等小组,专职进行研究管理工作。②定期学习栽培、嫁接、修剪等技术。范永奎的一棵苹果树,从种上至今二十年就没结果。经过修剪今年就结六十多斤,给学习钻研技术树立了信心。③有准备有计划的再发展一批果树。④为保证幼苗生长粗壮,在秋后均追施一次肥料,同时又修了通往果园的大小渠道六十二条,保证适时灌溉,生长良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