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全国农展会好似宝山 农民代表孜孜研习先进经验留连忘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04
第3版()
专栏:

全国农展会好似宝山
农民代表孜孜研习先进经验留连忘返
新华社3日讯 本社记者报道:展出1958年我国农业战线上所取得的辉煌战果的全国农业展览会接待了它的第一批客人。五亿英雄农民的六千名代表,在今天开幕后参观了这个规模宏大的展览会。这些农业战线上的英雄们,看到自己一年苦战取得的战果,同样是喜悦的,兴奋的。在各个展览馆里,他们总是寻找自己地区或自己单位的成绩。找到了就非常高兴,像遇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但是,他们更关心的却是“取经”,寻找对自己地区或自己单位生产有益的东西带回去。
在农作物馆粮食室大厅里,小麦、水稻、各类杂粮的大面积丰产经验和粮食作物的丰产棵,被许多代表誉为最好的“粮食生产教科书”。黑龙江省北安县红星公社的代表马永祥,在粮食室勤恳地抄了很多丰产经验,直到广播器宣布代表集合上车,他还没有停笔,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整整写了九页。陕北神木县孙家岔公社的代表崔希保,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战胜水冷天寒,取得丰产的经验特别感到兴趣。他仔细地看了延边冷床保温育苗提前插秧的经验以后,兴奋地说:“延边比陕北更冷,种稻条件更差,他们能怎样办,我们也能怎样办;他们能高产,我们也能高产。”
小麦产区的代表特别注意麦田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抄下了田间管理的经验还嫌简单,又打听在哪里能买到介绍这些经验的详细资料。山东省招远县中村公社的代表李善洪看了许多小麦丰产经验后,对实现他们公社今年小麦高产的信心更大了。他仔细盘算了施追肥、勤浇水、消灭三类苗等多方面的措施。他说:“我们有把握抓好这些措施。”
同样在农作物馆的棉花室里,四川省万县专区的代表姜必茂、江远虎显得特别忙碌,他们一会儿低头数着棉桃,一会儿找讲解员询问优良棉种的产地。姜必茂、江远虎都是乡支部书记,粮食丰产乡的代表。他们这样细心地抄写棉花的增产经验,完全是为了今年四川要大种棉花。他笑着对记者说:“我们的水稻每亩能产二千多斤,棉花可不行,1958年每亩只产了六十多斤。今年我们一定要力争粮棉齐跃进。”
农作物馆的特产室今天成了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产品使人羡慕。辽宁省的代表、庄河县清堆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孔庆发却拿着笔记本在详细抄记四川省南充县火花人民公社第七大队秋蚕每张蚕种产茧二百多斤的经验。他兴奋地对记者说,我们公社只有柞蚕,今年除多养柞蚕外,还计划大力种植桑树养桑蚕。贵州省金沙县的代表姜念平非常认真地参观了安徽省歙县平均亩产一百四十多斤的高产茶叶。他说,学习了其他地区的种茶经验以后,我们的信心更足了,今年计划扩大茶园。四川省资阳县代表吴承荫仔细地向说明员询问湖北省红安县永红人民公社高产花生的经验,向展览会要花生丰产的资料,同样是为了今年扩大种植花生。
农村工业馆也是很多代表感兴趣的地方。在这里,许多代表看得更仔细,认真抄记由农产品加工成的工业产品和制造方法的人更多。这充分表现了他们办工业的雄心。很多代表对于馆中央展出的河南低温炼钢炉、土法反射炼钢炉、湖南邵阳放水瓶炼钢炉等已经非常在行,也能讲这些炉子不同的优点了。四川的代表说:“不要小看土法炼钢,今天现代化炼钢的贝氏炉,就是从土法炼钢搞起来的呢。”
增产措施馆水、肥、土、种、密、保各室,被很多代表非常恰当地说成是“八字宪法的宝库”。水利室展出的河南省西平县和平公社小麦丰产“八水六肥”的经验,吸引着很多代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超美公社的朝鲜族代表金昌极看了,认为这个经验把各项增产措施的关系说得明确,他说:全面执行八字宪法很要紧,深翻是中心,深翻了,用肥要多,水也要用多了。我们那里去年每垧(十五市亩)产麦才八千多斤,措施还抓得不够,今年要实现十大倡议,这些措施一定都要跟上去。
许多过去对技术措施方面疑难不解的问题,代表们也都在这里找到答案。山西省运城县卫星公社的代表王佩玫对种在深翻地和浅耕地上的两株棉花,对比着看了又看。深翻地上的一株又高又大,三尺多深的根,九十多个棉桃;浅耕地上的一株根只扎一尺多深,二十多个棉桃。他看后很激动地说:“过去,我以为棉花根浅,不一定要深翻。这次回去一定要把棉田也深翻好。”来自黑龙江省五常县的劳模金基星和金尚会,在密植室里对照着成功的经验,还讨论了他们去年密植失败的教训。去年,他们社里有三亩试验田密植3×4寸,但是翻的浅,施肥又多,后期就发生了通风不好,烂叶倒伏现象。他们决心把这里的丰产经验带回去。
在林业、畜牧、水产和其他各馆里,今天也拥挤着各种不同要求、不同兴趣的代表。内蒙古、新疆的代表在畜牧馆里很多在交谈,女代表们在妇女馆里参观的就多些。在林业馆的多半是很关心绿化的经验。河北省代表刘子清,在林业馆里听讲解员谈大地园林化的远景时,他兴奋地说:“我们秦村人民公社在平川地上已经栽上了桑、梨、杏、沙果等树。今年还计划造林二万亩。我们已经到河南、安徽等地运树苗去了。只要大家齐心干,毛主席关于园林化的伟大理想就不难实现。”(附图片)
这是观众正在展览会上参观一个人民公社建设规划的模型
新华社记者 李长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