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劳动旗手甄荣典—参加全国劳大的晋冀鲁豫工人代表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09-24
第2版()
专栏:

  劳动旗手甄荣典
—参加全国劳大的晋冀鲁豫工人代表之一
甄荣典同志荣获“炮弹大王”这光荣称号,还是在太行山敌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六年后的今天,他又带着晋冀鲁豫工人旗手的荣誉,出席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
一九四○年,震动日寇的百团大战中,出现了八路军自造的掷弹筒,骇倒了日寇,冈村宁次惊呼八路军有了“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军事工业”。其实,那就是“炮弹王”甄荣典开始其学徒生活的黄烟洞兵工厂的产品。在那里,山涧流水是基本动力,敌占区的铁路轨是钢的唯一来源,轮带是自己用麻绳织成的。一天十小时的劳动,不间断的重复着简单的动作以每秒钟双手都得使上浑身力气——旋车炮弹外圆是一种最苦重而又学不到什么技术的单纯体力劳动。旁人说:“身体吃不消,没进步。”甄荣典却说:“只要对前线有利,我就干下去。”高度责任心使他坚持了五年。他在短短的两年中,从一个普通的学徒变成轰动全边区的特等劳动英雄。
一九四二年,太行反扫荡战争到了残酷的顶点,上级号召展开支援前线的新劳动者运动。甄荣典提意见说:“上级给订计划,工友们总觉那是上级的事,完不成可怪不了咱;要是自己订的计划,完不成总感到是自己的责任,怎的也得想出个办法。”他订的计划,在运动中起了带头作用。从每天每人几十发炮弹提高到一百发、二百发…………最后一般熟练工人高到三百多发,而甄荣典创造了四百八十发的最高纪录,每发平均只需七十五秒钟,荣获“炮弹大王”光荣称号。全厂生产,因而超过一倍以上。
在战争中,甄荣典同志也总是走在头里。整整五年从没离开过他的“六五”步枪,年关、春耕、麦收、秋收,每一次的毁灭性的清剿都以军工部为其主要目标,敌人经常以压倒优势兵力,用“拉网”“梳篦”战术打进人迹罕到的大山里。四○年冬,一千多徒手工人连带家属老弱,转移到华龙山时遭遇了敌人,甄荣典挺身而出,带领二十三个工人自卫队员、二十三支步枪,和搜山的敌人搏斗,经过艰难的三天,终于以十多个自卫队员的热血掩护了全体工人,从两股敌人之间的乱山梁上冲了出去。
反扫荡结束后回到黄烟洞,苦心经营的工厂成了废墟。少数工人悲观起来:“这还有啥干的!”甄荣典是共产党员,他说:“革命就是这样,解放区没有敌人到不了的地方,可也没一处地方让敌人站住脚。敌人再凶也打出去了,烧掉厂房算啥?盖了再干!”四十天的复工计划在二十天中全部完成。此后每次反扫荡,他们干脆把修复工厂看做生产炮弹的必经过程之一。
甄荣典常说:“机器就是我们的两只手,没了手咱就成了废人了。”为了不丢掉的机器,他常在工作极度疲劳之后,走到工厂三五里外,选择埋藏机器的好地方,并且细心牢记附近的目标,量好方向距离,如同车炮弹一样精确。埋藏厂中最贵重的机器尤其困难,一出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几千斤铁得用人抬几里地,为了保守秘密,八个人抬的机器四个人就架着走了,一个晚上扛他几趟,完了还要埋藏自己的工具,超体力劳动使甄荣典受了内伤,每年冬天就闹气管炎。
四二年的五月大扫荡,敌人出动的兵力,手拉手可以把太行区围上一圈。敌人清剿队每天围着山脚搜到山顶,又从山顶撒网一样搜到山脚,寻找机器的挖掘队,“入土三尺”,把附近地皮掏的稀烂。为了保全工人,厂长命令所有工人一律向远处转移,但甄荣典舍不得走开,和几个自卫队员留在清剿圈里,经常只离敌人一里半里,每当挖掘队走近埋藏机器的位置,他们就向敌人射击,把清剿队吸引上山,用生命和日寇捉起“迷藏”来。
四五年,新成立“八二”炮弹厂,谁也没有闲着,就是不出货,上级想到甄荣典,调他来,造“八二”大炮弹,在他还是初试,全厂瞩目下,他上工第一天就做了四十五个。但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提高大家产量,每天下工后,就和工人闲谈,问他们的困难,学徒产量不敢超过师父这是旧社会的恶习,他就打通他们思想说:“这话说岔了,这是用力气的活,比技术咱比不过师父,比力气年轻人就该跑到头里。什么时候只听说状元徒弟,那有说状元师傅的。”一面他又到老师父跟前请教技术。论技术是带徒弟的工匠了,但他常做挑水、扫地等杂活,连起初对他有成见的人都团结到他周围了。半个月后甄荣典每天由四十五增到八十个,旁的工人也提高到五十个。大家选他当了工会主任。
十月,大反攻捷报频传,前线需要炮弹愈益迫切,甄荣典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又想法改造工具,竟创造了每天(十小时)一百三十五个的惊人速度。但这数字还是差得远,他便将工作时间延长,一连三个月没松劲,甚至脚趾被砸碎两只后,包住伤口还是继续工作。奋不顾身的劳动,就象开足马力的火车头,把全厂的产量带起来,追上了前线的需要。而在邯郸前线,上了前线,全歼蒋介石进犯军的第一次漂亮仗就在这时打响了。
胜利接着胜利,一批批机器运回后方,甄荣典在四七年春天调到新成立的机器厂。从未见过的机器乱堆在一起,不少都是“断胳膊缺腿”的。甄荣典说:“有了机器不会用还行!”一件件试着按装,不懂的就请教有经验的工人,欠缺的机件自己画图找人修配,每天经常工作十四小时以上,终于全部装配好了。并且和机工所的大工匠们,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加工突击,使机器二十四小时不息转动。六年来一直做着简单劳动的“炮弹王”,现在做起技术复杂的细工,一样跑到头里,掀起了全厂英雄劳动,制造出一批制造军火的机器来。和这同时,全厂的“献炮运动”也胜利完成,他们用义务工和献金献物,给刘伯承有功部队武装一个连。解放军全面进攻开始后,他们又不断的用义务工造出全新的大炮,鼓舞着南下中原的刘邓大军。
★      ★      ★
从一九四二年当选特等劳动英雄起,甄荣典在晋冀鲁豫三届群英大会中,始终站在前列,已成为公认的劳动旗手了。但在英雄的事业道路上,无端的打击折磨就够他受的,不服气的工人说:“有英雄就行啦,咱还干个啥劲?”落后的工人冷眼看着说:“让英雄‘运动’去吧,咱当不了英雄,咱也不‘运动’。”但他毫不计较,还是耐心的接近别人、检讨自己,并且说:“要是没有大家努力,我也当不了英雄,大家都是真正的英雄,我不过是大家培养出来的代表吧了。”他深深体会了“英雄事业,群众作风”的名言,无论到哪里工作,总是向群众虚心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就在他出席哈尔滨全国工代的时候,一有空还注意学习新的技术。他说:“革命越闹越大啦,没见过的机器多着哩。不怕没用过,就怕不学习。只要和群众扭成一股劲,啥事情都能办好了!”
奋不顾身,永远前进,这正是英雄的本色,而甄荣典,这个三十一岁的劳动旗手,说起话来又是那样虚心、朴素、闪烁着信心。
甄荣典河北唐县人,贫农的儿子,十七岁就在粤汉路做苦工,在社会饱经风霜,他有着高度的阶级的觉悟。
(摘自东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