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大变化的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04
第6版()
专栏:

大变化的一年
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部长 聂景德
青海,在过去的一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大跃进中,这个地方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青海省有不少地方是工业的空白点。现在,从西宁到柴达木盆地,从农业区到牧业区,工厂矿山遍地开花结果。在以钢为纲的方针带动下,青海这个1957年还寸铁不产的省份,一年之间,不仅有了自己炼出的钢、铁和铜,而且有了自己的机械制造工业,制造出了冶金、动力设备和精密机床等。煤炭工业也有巨大的发展,前年只有十几个煤矿,去年则有四百多处。经过一年的全党全民办地质,更进一步证明青海遍地是宝——县县有铁矿、县县有煤矿,全省共找出了八十多个矿种,一千一百三十七个矿点。柴达木盆地传来了震奋人心的喜讯,经过一年的钻探,已找到了几个具有极大工业价值的大油田。农业同样捷报频传,粮食总产量1958年比1957年翻一番,并出现了春小麦亩产八千五百多斤的全国最高纪录。作为工农业大跃进的先行,交通运输事业,也在飞速地发展。在兰青、青藏、茶茫、宁张等几条公路干线上,络绎不绝的载重汽车,满载而去,满载而回。青海省只运进不运出的现象已成过去,而且出现了运出多运进少、向外运输能力不足的可喜现象。以柴达木盆地为例,由于铅锌、硼砂、食盐、钾肥等的大量开采和生产,就感到运输力量不足,目前柴达木盆地尚积存着六、七万吨东西运不出来。
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各级各类学校比1957年增加了五倍,学生增加了两倍半。由于贯彻执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学质量空前提高。
特别值得庆幸的是,广大牧业区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基本胜利。青海的牧业区以往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经济改革,1949年解放以来,党的各级组织在牧业区进行了八年艰苦工作,广大劳动牧民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在这个基础上,1958年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同时也彻底地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紧接着,又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解放了牧业区的生产力,使牧业区的各项建设事业迅速地出现了全面跃进的新气象。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伟大的一年。现在,青海省的各族人民正干劲十足地,沿着1958年胜利的道路继续跃进,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来一个更大的全面跃进。
1958年的全面大跃进,是全民整风运动的成果,是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革命思想对保守、迷信思想斗争的胜利。一年来,在全民整风胜利的基础上,青海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领导全党同志在全省范围内,反复地批判保守思想、破除迷信,排除大跃进道路上的各种思想障碍,大搞群众运动,不断地鼓舞各族人民的革命干劲,使各项社会主义的事业跃进再跃进。障碍大跃进的保守、迷信思想,首先是形形色色的“青海落后”论。比如,一些同志过分强调青海地区客观条件困难的一面,而忽视越穷越白群众干劲越大,越要革命的积极的一面,青海省委反复批判了这个错误观点。毛主席教导说,一穷二白“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在青海工作的同志,分外感到毛主席这个教导的亲切。
再如关于牧业区的工作问题。在粉碎了右派分子所散布的“牧区不要社会主义革命”、“牧区特殊”论以后,又深入批判了一些同志看不到牧业区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经成熟的新情况,不积极支持广大劳动牧民革命要求的保守思想;在经济和文教战线上也反复批判了迷信专家、不相信群众、墨守陈规、遇事总想向国家伸手,不去深入地发动群众等错误观点。经过这一系列的思想工作以后,政治挂了帅,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才得全面跃进。好多事情过去大家认为神秘莫测或者要好多年以后才能办到,现在,很快地办到了。领导机关所订的规划,一再被群众大跃进的行动所突破。大跃进的形势,又有力地促进了全党全民的共产主义思想大解放,使大家敢想敢干鼓起更大干劲。
目前,“青海落后”论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克服,但是在少数同志的头脑中还有残余,也有一些同志,满足现状,工作浮夸,不够踏实。为了保证1959年更大的更全面的跃进,今后必须继续坚持不断革命思想,既要批判各种落后保守思想,鼓足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冲天干劲,又要提倡科学分析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劳动态度,使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好地大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