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青海特产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04
第6版()
专栏:

青海特产多
青海马
青海湖中有个海心山,相传置牝马于其上,可得“龙种”。古吐谷浑曾将波斯草马放入其中,因得骢驹,能日行千里,被称做青海骢。隋炀帝为得“龙种”,曾置马在此放牧。这虽然是一些近乎神话的传说,但青海出名马,却是自古就闻名的了。
青海省有马三十五万多匹,按其体形和性能来说,约可分为河曲马、大通马、玉树马和柴达木马四种,其中以河曲马为最好,大通马数量最多。
河曲马因分布在甘、青交界处的黄河河曲地带而得名,与伊犁马、蒙古马同为全国三大名种之一。这种马身躯高大,腰长窎,耳长,蹄大,颇为雄壮。适应性强。可乘挽兼用。挽五百公斤,日行可达五十公里;如供乘骑,疾驰持久。
大通马又名亹源马,分布在祁连山区。这种马虽然体型、挽力比河曲马小,持久力差,但由于稳健、善走,灵活易驭,善走山路,耐寒力强,是很好的乘用马。
西宁毛
青海省出产的羊毛被统称为西宁毛,在国内外市场上有“毛中之王”的称誉。这种毛纤维粗长,富于弹性和韧性,抗磨耐用,色泽鲜润,是织造地毯和各种毛毯的最好原料。
青海省的羊毛产量仅次于新疆、内蒙古而居全国第三位,去年羊毛产量就比1952年提高了近一倍。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毛纺工业对于细呢原料的需要,青海省畜牧厅从1952年起,就开始用新疆羊和当地土种母羊进行杂交,准备逐步把这里的藏系羊改良为毛肉兼用的细毛羊。
西宁大黄
在辽阔的青海省,特别是在果洛和海南两个藏族自治州境内,遍地生长着一种藏语称为“金木”的名贵药,这就是驰名国内外的“西宁大黄”。大黄是一种去热、利泻、健胃和杀菌的良药,并可以作工业色素原料。由于青海省的大黄都汇集在西宁加工外运,所以被称为“西宁大黄”。
西宁大黄的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第一。
冬虫草
冬虫草是一种奇异的药材。冬天,形似家蚕在地下冬眠;当春季到来,这条虫子还没有苏醒的时候,一种菌胞悄悄地寄生在虫体,借着虫体的营养成长出苗,僵死的虫子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形态。因此,青海的农牧民都称它为“冬虫夏草”。
冬虫草是一种滋补、强壮用药,大多数出口销向南洋各地。青海省果洛、玉树两个藏族自治州的高山上有着丰富的藏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