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土洋联运 货畅其流 山西省发动群众大办土铁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04
第7版()
专栏:

土洋联运 货畅其流
山西省发动群众大办土铁路
本报太原3日电 记者郭洁报道:为钢铁元帅铺道开路,山西省发动群众大办土铁路,已出现高潮。部分动工较早的地区,已完成路基土方建设工程,并有十一条全长二十二点二公里的土铁路正式通车。
目前,各地普遍发动群众采取边规划、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加快工程进度,全省已有二百四十多公里土铁路全面动工修筑。每天,有八万二千多人投入了修筑路基、铺设轨道和赶制车厢。不少地方还规划了专门修筑土铁路的劳动力。现在,全省除了二百四十多公里土铁路已开工修筑外,还有六百多公里开始进行地形勘测。
山西省各地已经发展起八十九个中小型钢铁基地。随着钢铁基地大规模的建设和钢铁生产的飞跃发展,各地运输量激增,而且运量大、装卸次数多,运距较短,已有的现代化铁路和公路显然不能满足这一生产发展的需要。今年煤、铁的运输量将要比去年增加近十倍。因此,中共山西省委提出了全省在去冬和今年一年多时间内要修筑二千公里土铁路的规划,建立接连矿山和工厂四通八达的土铁路运输网。会议以后,各地根据当地钢铁基地的分布状况和矿产资源的调运线路,制订了修筑两千多公里土铁路的具体规划,并决定今春完成三百公里。
目前,山西省兴修的土铁路分三类。即一、矿山和工厂联结的;二、工业基地和洋铁路联结的;三、矿山内自用的。各地为使土铁路很快通车投入生产,都按照当前发展生产的要求和经济价值分别轻重缓急进行了具体规划和排队。一般都针对钢铁基地建设所需矿石、焦炭的急迫状况,首先选择了先建以钢铁基地为中心通往煤区、矿区的铁路。此外,还有一小部分是煤矿井下土铁路和少数水利工程工地的临时性土铁路。
“土洋结合、土洋联运”,使土铁路成为洋铁路的助手,把工业基地和洋铁路联结起来,是山西省各地兴建土铁路的一个特点。在横贯全省南北的同蒲铁路和东去的石太铁路,以及正在兴建的詹东铁路,大洋铁路干线经过的地方,土铁路一般都采取和洋铁路连轨,或者通过一段洋火车运输,把两条土铁路接连起来。晋南地区的临汾、洪洞等钢铁基地的洋铁路车站,都成了土铁路的中心枢纽站。为了“土洋联运”,山西省有关部门最近根据各地已通车的土铁路情况,制订了土铁路技术标准,一部分工业基地和洋铁路联结的土铁路,都根据经济合理适用的原则,制定了和洋铁路同样的轨距,使土火车可进入洋火车站台去装卸物资,进行联运。
各地发动群众大搞土铁路的运动,采取土办法上马克服制造机车、路轨等方面的困难。目前,各地制造的机车中,有用废旧机车改装的,也有用煤气机、锅驼机和汽车头改装的。试用效果很好。临汾机械制造厂制造的蒸气机车,就是用一部一百马力锅驼机改装的,其中除了锅炉和车轮外,他们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二十三套汽缸、拉杆和月牙板等零件共三百多个。这个机车牵引能力达一百多吨,每小时行驶二十多公里。为了克服生铁铸轨发脆的困难,各地采取浇铸以后再加热处理一次和加密枕木的办法加以解决。这种加热之后的土道轨,每公斤承受的压力达到十至十五公斤以上。
山西各地对土铁路都很欢迎。因为土铁路修建容易、时间短、通车快,而且修建成本仅等于修筑洋铁路的十分之一。铁路一通车,不但增大了货运量,满足了钢铁基地所需要的铁矿和煤的供应,而且代替了大批汽车、马车和驮畜的运输,也解放了大批劳动力。(附图片)
苗地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