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阅读
  • 0回复

轧钢会议决定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 增产钢材 扩大品种 提高质量 要求各地保证供应量足质好的钢锭钢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07
第1版()
专栏:

轧钢会议决定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
增产钢材 扩大品种 提高质量
要求各地保证供应量足质好的钢锭钢坯
新华社6日讯 冶金工业部最近召开的全国轧钢会议,决定从现在起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一个增产钢材的运动,号召全国轧钢工人鼓足干劲,千方百计地增产钢材,以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1959年的钢材生产计划,最大可能地适应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对钢材数量、品种日益增长的需要。1959年全国钢材生产的任务是:产量将比1958年增长一倍多,品种也要增加近两千种。
这次全国轧钢会议是根据当前全国钢铁生产形势的需要及时召开的。当前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形势是:“中间大,两头小”,即冶炼能力比较大;原材料生产能力,包括矿石、焦炭、耐火材料等生产能力和轧钢能力比较小。1958年第四季度以来,已经明显地出现轧钢不能适应炼钢的矛盾;从钢材的品种来看,1958年已经由1957年的五千种增加到六千种,但是有些品种,如重轨、薄板、无缝钢管、钢丝绳等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特种的、冷轧的和异形的钢材,更感缺乏。
这次会议指出,大力增产钢材,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1959年的钢材生产任务,必须在轧钢方面认真贯彻执行“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就是说,既要中央企业,又要地方企业;既要“大、洋”轧钢企业,又要“小的、土洋结合的”轧钢企业;既要充分挖掘原有轧钢设备的生产潜力,又要加速建设新的轧钢设备;既要增加钢材的产量,又要增加钢材的品种,提高钢材的质量。而充分发挥原有轧钢设备的潜力,是增产钢材的一个主要关键,这些设备在1959年将担负国家钢材产量中60%以上的任务。会议经过讨论和计算,决定在1959年内把全国现有的轧钢日产量的水平,比1958年提高50%左右。
怎样才能把现有轧钢机日产量的水平提高50%左右呢?会议指出,最根本的保证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轧钢企业里大搞群众运动和技术革命。会议决定,在全国轧钢机上立即掀起一个以“多条(多条喂钢)、快轧(快速轧制)”为中心的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为了使这个运动能够迅速、广泛地展开,这次会议总结和交流了这方面的各项先进经验和技术革新措施,订出了一套增产钢材的基本方法。会上交流的五十多项先进经验和重大技术革新有:鞍钢第一初轧厂的减少道次、加大压下量的经验;鞍钢大型轧钢厂的多条喂钢、快速轧制经验;唐山钢厂、上海第三钢厂和天津钢厂实行了双路轧制,把一部轧钢机变成两部,产量提高60%到70%的经验。沈阳轧钢厂在线材轧机上同时轧制四把线材,太原钢铁公司第二轧钢厂在矽钢片轧机上同时轧制四块薄板,重庆钢铁公司大型轧钢车间在一座加热炉里同时加热四排钢锭、钢坯等革新创举,也都使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了百分之几十。到会代表听到这些先进经验和重大技术革新后,都认为找到了增产钢材的途径,信心倍增。
会议指出,在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的同时,还必须保证全国的轧钢机“吃得饱,吃得好”,保证以足量的、质量好的钢锭、钢坯供应轧钢机。为此,一方面全国各钢铁企业要大力提高钢的质量,以便铸成好锭,利于轧钢;另一方面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钢锭、钢坯,保证供应。
为了使钢材增产运动建筑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到会各个企业的代表,根据“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的精神,制订了二百多项增产钢材的措施。冶金工业部计划开办训练班,培训轧钢工人,并决定帮助那些原来基础较差的地方轧钢企业解决大型轧辊的供应问题。许多企业在会上以地区和专业为单位,成立了轧钢生产技术互助组织,决定在今后互助协作,共同努力增产钢材和扩大钢材新品种。
各地新建的轧钢企业和轧钢机是1959年增产钢材的强大生力军,预计从目前起到第二季末,全国将有许多大、中、小型的新轧钢机陆续投入生产,因此要求各有关地区和有关企业,立即采取各种措施,及早从事生产准备工作,如:加强设备配套的组织工作,培训生产人员,准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备件,制定各种生产规程和制度等等,以便使这些新轧钢机尽早地投入生产,并争取在投入生产后的三个月到六个月内达到设计上规定的水平。
全国轧钢会议是从1958年12月25日到31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冶金厅(局)以及各轧钢企业的负责人和代表共二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附图片)
上海江南造船厂帮助上海第三钢厂建起一台年产二十万吨的巨型轧钢机,轧出了上海历史上第一批中型钢板。新华社记者 夏道陵摄
浙江半山轧钢厂工人在紧张轧制钢材 新华社记者 张申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