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一个新型药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07
第6版()
专栏:

一个新型药店
孙津
天津市红桥区创造了一个新型药店——国营红桥中西药店,这个药店卖中药,也卖西药;是药店又是医院;有中医,又有西医。自从这个药店开幕以后,很受群众欢迎。
这个药店,现有医务人员十三人(中西医生六人、护士四人、调剂员三人),售货员二十三人,每天交叉上班,昼夜应诊和营业,给红桥区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这个药店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设有挂号处、注射室、西药调剂室、中西医诊断室、外科室、中西药零售部和简易病床。好像一个综合性的中型“医院”。但是,他与医院又不同,医院只看病,不零售药,这个药店又看病、又卖药,患者愿意看病服药也可,不愿找医生看,在零售部找售货员问方吃药也可。这个药店虽没有高级医疗设备,但它比医院的手续简单,挂了号拿个牌就看病,而且是这个屋看了病那个屋就可以取药,尤其是中医看了病,病人不出院就可把药取走,不再叫患者跑到药店去抓药,患者自己煎不了药,总店可代煎。如果病人无人照顾需要住院,或者家庭房屋窄小,他们有简易病床,设备简单,收费很少,既经济,又方便。患者愿意在家里,他们还有家庭病床,由药店的大夫和售货员负责医疗和护理。药店的售货员,也是居民的护理员,他们把周围地区实行按段分工、深入到居民家中去。他们的口号是:巷巷有人管,家家有人去,小病不出巷,买药不出门。他们按照病从浅治的道理,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向居民宣传时疫药品,教给人民护理知识。药店的大夫在不忙时,也下户重点医疗,既不收诊费,也不要车资。他们要作到所管地带人强马壮,不受疾病流行的侵袭。这个药店的作法,实际上等于设立了一个地段医疗区。
药店的售货员,在柜台上还是人民的护理员。扩大了问病吃药,一般小病,不需要诊断的,售货员可以替患者处方,对症卖药。中、西医生,也尽量作到迅速治好病症,减轻患者痛苦。此外,他们还专门为患者预备了服务员,在药店负责扶老携幼,照顾重病患者,介绍煎药方法和服药知识等。遇到在那里吃药的患者,服务员就端药、倒水,照顾一切。这里的服务员,还负责对鳏、寡、孤、独的患者,实行送药上门。这个药店的每一个人,都为患者负责,都为患者着想,拿患者当自己的亲人看待。开幕八天,就得到患者一百七十件书面表扬。
过去医药分家、中西医分家、中西药也各自经营。因此,医生注意研究医理、很少研究药性。售货员对药品熟悉,缺乏医疗知识。建立这样一个药店,可以达到医药结合,医生可以广泛研究药性,提高医疗效果。售货员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学会医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其次,中、西医结合,中医可以学习西医、西医也可随时学习中医,逐步达到一个医生既懂中医医理,又懂西医医理,还可通过中、西医会诊有效地解决患者疑难病症。再者,中、西药结合,达到中、西药互相补充使用,提高医疗效能,也有利于中药逐步走向科学化。
由于这个药店又看病又卖药,有中医又有西医,卖中药又卖西药,为病人解除了疾病痛苦,十天的功夫,前来治疗疾病的患者达五千多人次,其中挂号治疗者两千多人次,问病吃药的三千多人次,每天卖药的金额也由四百元增到八百元。历史上有蹓商场的,有赶集上庙的,没有蹓药铺的,俗语说:“没病不进老药铺”。而这个新型药店建立以来,改变了这种情况,每天都有很多人参观。不少的居民看了以后都感到满意。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向售货员诉说了自己的病情,售货员替他出方,他买了药,走到院子里,翘着大拇指说:
“真好,真好,真是好,党整风没白整,建立这个药店,给我们这一方带来了好福音。”售货员还深入居民中护理访问,治疗了二十多个病人,如售货员王玉,在下户访问护理时,在大丰路七号发现一个姓李的老大娘,在家看着几个父母上班的小孩,其中有一个正在发高烧,老大娘不知如何才好。王玉同志当时就询问了病情,观察了症状,判断清小孩的病情,他安慰了老大娘,又回去取了药,给小孩治疗,并且教给了老大娘护理知识,当晚,小孩病情好转,退了烧。小孩的父亲下班后,听到这种情况,赶到药店登门道谢,说了许多感谢的话,表扬了售货员为人民负责的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