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我是不会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3
第8版()
专栏:

我是不会走的
浙江金华 朱修毅
这几天,我们这里经常在一种依依惜别的情绪中。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一起下放到这儿来的同志,有几个已调回机关去了。每当临别夜谈的时候,每当送他们上车握手告别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鞭策着自己:“要更艰苦的锻炼!”
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差不多。这就是很怕在什么时候接到一个突如其来的通知,不得不惜别我们所不愿离开的第二家乡。说肺腑话,我们真希望能在农村多住几年,如果组织允许我们在公社里扎根,允许我们就此在农村里安家落户,永远做个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者,那是梦寐以求的。
下放十个月了,仿佛只有十天。欢送大会上的首长讲话和喧天的锣鼓声好像还在耳边,落户时乡亲们的热情招待和第一个劳动日的欢乐情景记忆犹新。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农村了;乡亲们的深情厚谊,更是非笔墨所能形容。姆妈对我的爱同妈妈不分上下,我和阿弟的亲热超过了对自己的同胞弟弟。刚落户的时候乡亲们称呼我“朱同志”,后来叫“老朱”,再后来就像待儿子、兄弟似的亲切地叫“修毅”了。
乡亲们把着手教我,我初步学会了插秧、割稻、耕、耙、耖田等近三十种农活,从“肩不能挑担”到挑着一百多斤余粮夹在运输大队中健步送往五里远的集镇,从“麦苗当韭菜”到远远就能辨清田里种的是什么作物。但我毫不满足,我对农业是“钻进去”了,还没有“爬出来”,更谈不上“专”和“专深”;
“红”呢?只能说开始“红”,离
“红”和“红透”距离还远,因此,若不进一步的艰苦锻炼,那是对不起党的关注的。
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是“锻炼自己,促进农业大跃进和文化大翻身。”因而,我们二十几个下放同志在总支书记的领导下,办起了黑板报、社报、民校和农业初中,协助社长革除每晚评分制,实行田间歇力时的“田头清”,把评记工分的灯油和时间省下来给农民兄弟读书。公社成立后更好了,办起了高中班,社医院,保健室,扩大和增办了俱乐部。农民得到学文化和文娱生活后,干劲更足了,劳动效率很高。我是做药剂工作的,现在我学当了“多面手”,谨慎地替乡亲们诊病、注射、包扎、换药,先后治愈了流感、麻疹、疟疾、痢疾、脓疮和外伤等六十多人,还培养了好几个保健员。
乡亲们看见有几个同志调回了,怕我也留不住,姆妈担忧得两餐没吃饱饭,我诚恳地告诉她和回答问我“几时回去”的每一个勤劳、善良而多情的农友:“请放心,我是不会走的——我已写信给领导机关,要求组织让我永远留在这里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